新華社敘利亞阿勒頗12月6日電 通訊:“堅持到回家那一天”——敘利亞流離失所者的辛酸和期盼
新華社記者鄭一晗 汪健
“我們累了,也倦了,?!?0歲的吉漢·索拉法坐在帳篷前的石凳上對新華社記者說。她抽著煙,,眼神里的憂愁像天邊漂浮的那一片陰云,,揮散不去。
天氣日漸寒冷,,這是索拉法在穆卡瓦馬營地迎來的第二個冬天,。為躲避戰(zhàn)火,2018年初,,她全家從敘利亞北部阿夫林地區(qū)逃到這里,。那時,土耳其對阿夫林的庫爾德武裝發(fā)動軍事打擊,,當?shù)爻汕先f民眾逃離家園,。
穆卡瓦馬營地位于阿夫林以西的鄉(xiāng)村,距離敘北部重鎮(zhèn)阿勒頗15公里,。近兩年來,,這里陸續(xù)安置了約750戶家庭、5000多名流離失所者,。
談起營地的生活,,索拉法用“度日如年”來形容?!拔覀儧]有錢,,也沒有生計。人雖然活著,,內心卻感到絕望,。”
一頂帳篷就是索拉法老兩口和孩子們的家,,除了鋪蓋和鍋碗瓢盆,,帳篷里沒什么家具擺設。每到做飯時,,索拉法只能把菜板擱在雙腿上,,蜷著身子切菜。
為了接飲用水,,索拉法總要提著塑料桶在帳篷和公共水箱間往返,。由于健康狀況差,她走路緩慢,,身體也晃晃悠悠,。
參與人道救助的紅新月會工作人員阿克拉姆告訴記者,,營地的人道狀況堪憂,不僅食品短缺,,藥品和醫(yī)療用品也嚴重不足,。“病人難以得到有效治療,,一些傳染病也在營地里傳播,。”
阿克拉姆說,,隨著天氣變冷,,取暖成為棘手問題?!拔覀兒茈y給每個帳篷都配齊取暖設備,,燃料也不夠?!?/p>
52歲的胡達·拉巴赫面對眼前的境況感慨道:“感覺剛熬過一個酷暑,,緊接著又要忍受一個寒冬?!彼龑τ浾哒f,,營地里很多家庭沒有足夠的御寒衣物,人們挨餓受凍,,其中老人和孩子的狀況尤其令人心酸,。
“現(xiàn)在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是有朝一日能回家的信念,?!崩秃照f,懷著這種期盼,,大家才有抵抗苦難的勇氣,。
為了改善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營地居民們自發(fā)行動起來,,修理帳篷,、清掃道路、挖排水溝……部分人組建了一支安全隊,,承擔起保衛(wèi)營地安全的職責,。
此外,營地還把9頂帳篷開辟成學校,,目前共有500多名8到12歲的孩子在這里接受教育,。
“雖說困難很多,但是我們都在堅持,,直到返回家園和故土的那一天,。”拉巴赫說,。
新華社喀土穆11月20日電(記者馬意翀)中國第三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直升機分隊19日協(xié)助32名孟加拉國維和警察撤出尼亞拉超級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