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記者 潘亮】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曾為提振經濟鼓勵民眾“多勞多得”,,不過由于疫情連累GDP,,馬克龍政府近日意外提出“少勞少得”倡議。反對者認為,,看似符合邏輯的口號背后,,是“縱容企業(yè)以解雇做威脅,勒索員工接受減薪”,。
據法國LCI電視臺3日報道,,法國勞工部長佩尼戈近日頻在媒體吹風:“在眼下困難時期,企業(yè)和員工要團結一致,,集體業(yè)績協議可在一定時期內讓員工減少工作時間同時相應減薪,。”佩尼戈覺得“少勞少得總比讓20%員工失去工作好”,。 2017年,,法國政府推出“集體業(yè)績協議”,該協議的目的是保障就業(yè)。與此同時,,法律還允許企業(yè)調整員工工作時間,,更改工資水平等。協議有效期為5年,,如果員工拒絕變動,,企業(yè)可以解雇員工。到目前為止,,根據該協議進行調整的大多數只涉及工作時間,。而疫情之后,政府的口吻明顯偏向了工資,。盡管有經濟學家認為這可以使公司靈活適應未來發(fā)展,,是個“好工具”。但在工會眼里,,這就是“勒索”,。最終,佩尼戈的倡議沒有在內閣獲得100%支持,。經濟財政部國務秘書帕尼埃-魯納歇還認為,,“少勞少得”模式或許能夠應對危機,但應對疫情難關,,也可以考慮讓企業(yè)領導層降薪,。
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白宮正在敦促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官員,改變該機構與各州合作統計新冠疫情病亡人數的方式,,以使得死亡人數能夠比最初報告的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