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的奔走中,這位治理與未成年人保護的女檢察官發(fā)現(xiàn),,那些一言不合就開殺的孩子幾乎都有著不良的親子關系——
留守在家,,由爺奶帶大,與父母疏遠,;自幼被遺棄,,敏感多疑,,不知如何與人相處;父母離異,,由一方撫養(yǎng)長大,,自幼缺少安全感,;父母健全,,但忙于生計和生活,幾乎不和孩子溝通,,孩子對家庭沒有歸屬感……
這些不被父母、家庭接受的孩子,,因感覺不到安全感和被接納,很難體味到愛和溫暖,。因從來不曾與家人建立良性情感連接,,他們很容易積累對別人甚至對家人的仇恨,。
一旦置身于某種特定情景之中,,他的仇恨就會被激化被放大,,殺自己的父母或殺激怒他們的身邊人,,就絕非偶然了。
◆◆◆
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書中,,著名心理學家薩提亞根據(jù)心理咨詢的實戰(zhàn)經(jīng)歷總結出,,那些在有問題的家庭存在如下四個共同問題:
自我價值感低;與人溝通間接含混,,不真誠;家庭規(guī)則嚴格,,非人性化,,而且不可談判;家庭以畏懼,、譴責的方式與社會發(fā)生聯(lián)系,。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普遍不自信,,性格偏執(zhí),,喜走極端,很難與人溝通,,消極悲觀,,善于指責,極少反思,。
這個結論在人盡皆知的一些案件可以得到佐證,。
2010年,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把騎電動車的女子張妙撞倒后,,用隨身攜帶的尖刀在張的胸部連捅8刀后逃逸,,導致張主動脈破裂,大出血死亡,。
在庭審現(xiàn)場,,曾以專業(yè)第一考上音樂學院的藥家鑫直言:
“從小,上初中開始我就特別壓抑,,經(jīng)常想自殺,,因為除了無休止練琴之外,我看不到任何人生希望,。我覺得活著沒有意思,,覺得別人都很快樂,我自己做什么都沒有意義,?!?/p>
藥家鑫極其嚴厲的父親和望子成龍的母親,坦言兒子“遇到什么事兒從來不和他們講”,。
他們無法想象性格懦弱的孩子,,怎會做出如此殘忍之事。而藥家鑫的同學回憶,,藥曾說“我有心理疾病,,心理嚴重扭曲?!?/p>
這或許是這位年輕人意識到內(nèi)心問題并試圖求救的一次嘗試,,只是,在他還沒有擺脫原罪找到自我救贖的方法,,一場車禍就點燃了他潛伏多年的仇恨,,將他人和自己都推入死亡之谷。
同樣,復旦投毒案庭審現(xiàn)場,面對訴訟代理人的疑問,,投毒的林森浩也說自己從小性格內(nèi)向,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處,,說話做事不計后果,遇到問題就想逃避,,這是他犯下罪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