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沈陽9月2日消息(記者張佳琪)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不足16歲便謊報年齡加入遠征軍的黃耀武,如今已經(jīng)88歲,。而和他一同遠征印緬的戰(zhàn)友柯愈哲已經(jīng)97歲,。
遠征的經(jīng)歷在他們心中深埋了半個多世紀,,未曾對人提及。從幼年的顛沛流離,,到少年從軍,,在異鄉(xiāng)奮勇殺敵。亂世和硝煙中走過來的老兵們反而習慣了靜靜凝望這奔流的時代,。直到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們的故事,紛紛上門拜訪,,遠征的傳奇經(jīng)歷才漸漸浮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
“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是老兵們常掛在嘴邊的話,。談笑間,,仿佛又把聽者帶回到了戰(zhàn)火與情懷的年代。
各自的從軍路 不一樣的顛沛流離
黃耀武老人和他的妻子,。
不論是黃耀武,,還是柯愈哲,耄耋之年的他們言談間依然不乏激情與澎湃,,戰(zhàn)爭年代塑造了他們慷鏘有力的談吐,,端坐時筆直的脊梁。70余年過去了,,他們的眼神似乎依然在說,,如果有重新選擇一次的機會,面對那場戰(zhàn)爭,,就算獻出生命,,自己也要第一個沖上前線。
黃耀武1928年出生在上海一個優(yōu)越的家庭,,他的父親留學美法并加入孫中山創(chuàng)辦的同盟會,,誓以“教育救中國”并在上海建校。但是戰(zhàn)火無情,,在黃耀武的記憶里,,那種衣食無憂的日子在炮彈“轟隆隆”的爆炸聲中永遠不再了,,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饑餓、病痛和沒有終點的逃亡,。那是“一·二八”事變爆發(fā)之時,,黃耀武的父親一手創(chuàng)辦的學校被日軍炸毀,一家人被迫逃到了廣州,。由于自己教育救國的理想被戰(zhàn)爭踐踏,,黃耀武的父親生了大病。1938年廣州淪陷,,一家又輾轉到了香港,。但父親卻再也走不動了,帶著家國理想未竟的深深遺憾,,父親和母親先后病逝,。黃耀武兄弟幾人成了孤兒。
不足16歲的黃耀武被戰(zhàn)爭給予了最無情的打擊,。1943年,到處風餐露宿的他不堪忍受日軍的暴行,,懷著國仇家恨,,和兩名志同道合的工友報名參軍,想要上陣殺敵,。但當時的黃耀武年齡尚小,,為了能順利參軍只能假報年齡。據(jù)黃耀武回憶,,“當時的報紙新聞題目就叫做《三工友請纓殺敵》,,頭一個名字就是他!”黃耀武說:“自己順利參軍后,,就被編入遠征軍,,記得離開祖國那天是1944年6月5日?!?/p>
黃耀武參軍是懷著“家仇國恨”,,而柯愈哲的參軍則是“情懷理想”。1938年的柯愈哲還是個學生,,而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把國家命運和每個人緊緊連接在了一起,。暑假,柯愈哲不顧家人的反對,,收拾行囊準備和哥哥偷跑去延安從軍,。“但一連幾次都被家人抓了回去”,。
柯愈哲老人珍藏的紀念章,。
由于哥哥后來順利抵達了延安,,家人也終于同意了柯愈哲的從軍理想??珊镁安婚L,,正往延安跋涉的他卻被國民黨軍隊截住,送到了西安“西北青年勞動營”,,而后輾轉到了甘肅清水縣和天水繼續(xù)讀書,。1944年上半年,以為自己夢想真的不可能實現(xiàn)的柯愈哲,,突然在報紙上看到了號召知識青年從軍的口號,。“一下子熱血沸騰了,!”
柯愈哲老人遠征獎章,。
“1944年8月14日,這是我和戰(zhàn)友一起離開祖國遠征的日子,?!睆能姾螅掠苋圆煌@改變一生的日子,。
“勝利必然是我們的,!”
背井離鄉(xiāng)告別祖國,跨過了當時著名的“駝峰航線”,,黃耀武和柯愈哲在印度的新六軍22師學生訓練營相識并接受遠征軍的訓練,。
在訓練營中,黃耀武緊握著那支來復槍心潮澎湃,,這是他第一次摸槍,。
同樣被分到了新22師學生營的柯愈哲,仍清晰地記得訓練時的場景,?!敖o我們發(fā)了衣服、大毛巾,?!奔尤氩奖目掠埽枰柧氋橘氲榷囗椉寄?,“美國教官主要通過翻譯講戰(zhàn)術,,而中國教官更多的是教拼刺刀等戰(zhàn)斗要領?!?/p>
“正是因為有三個月的基礎訓練,,當戰(zhàn)爭來臨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斗志昂揚,!”黃耀武記得第一次上戰(zhàn)場的情景,,當時沒有受過訓練的士兵很多,,剛一到戰(zhàn)場便心生畏懼,導致傷亡非常大,。而我們學生營受過訓練,,所以知道如何殺敵取勝。
“當時我是輕機槍手,,因為我受過訓練,,很熟悉輕機槍的技巧,所以知道怎么打敗敵人,?!秉S耀武表示,那些沒有經(jīng)驗的機槍手只知道一味地開槍,,而有經(jīng)驗的人會有節(jié)奏地擊發(fā),,甚至一聽敵方的槍聲,就能判斷出對方射擊的水平,。
身為輕機槍手的黃耀武,,擔任了保衛(wèi)首長的任務并參加了大部分緬甸戰(zhàn)役的作戰(zhàn)。進攻瑞古,,擊敗號稱“森林之王”的日軍十八師團是黃耀武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戰(zhàn)斗,。
當時的日軍已經(jīng)節(jié)節(jié)敗退,黃耀武所在的排距離前線只有三四百米,,敵人的一舉一動都能望見?!皯?zhàn)斗一打響,,我們就向敵軍的火力點進行炮擊?!秉S耀武對戰(zhàn)術了如指掌,,那份自信如今依然洋溢在臉上。敵軍的前沿陣地頃刻間被摧毀,。由于雙方距離近,,戰(zhàn)斗很快白熱化,敵人潰敗后,,部隊整備橡皮舟火速渡江,,一鼓作氣拿下了瑞谷,日軍的氣焰完全被打下去了,?!皠倮厝皇俏覀兊模 秉S耀武自信地講,。
每場戰(zhàn)斗之余,,部隊都要面臨長期的行軍,。“每人配發(fā)一條毛毯,、一條網(wǎng)床,、一些壓縮餅干以及一支步槍和兩顆手雷后,部隊進入了野人山,。 ”在戰(zhàn)爭期間,,柯愈哲所在的部隊經(jīng)歷更多的是行軍命令。大山里,、森林間,,每天要行軍至少五六個小時。原本令人羨慕的美式軍靴此時也幫了倒忙,?!吧搅种泻芏嗟胤蕉加蟹e水很深,鞋里總是灌滿了水,?!边@讓柯愈哲患上了嚴重的腳氣,“各種毒蟲也很多,,被螞蟥咬了千萬不能拽,,要把它們拍下來?!?/p>
抗戰(zhàn)勝利 老兵生活回歸平淡
1945年,,新22師奉調回國并參加了南京受降儀式,負責警衛(wèi)工作,??箲?zhàn)勝利的日子,黃耀武和柯愈哲興奮的溢于言表,,這份光榮來之不易,。每次提到勝利,柯愈哲總是放聲大笑,,好像自己依然在當年慶祝勝利的大游行隊伍里,。“看到每個百姓都為抗戰(zhàn)勝利而歡呼,,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黃耀武因為一段革命時期的愛情而留在了沈陽,。柯愈哲則選擇了離開部隊,在東北師范大學攻讀歷史專業(yè),,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
如今老兵的生活回歸于平淡,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他們,。關愛老兵志愿者也常常到他們家里去幫助他解決生活困難,。
在三十余載的教書生涯里,柯愈哲從未和任何人講述自己的過去,,似乎一切都未曾發(fā)生,。直到近些年,反映遠征軍的話題越來越被人們關注,,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老兵的生活,。在大連一中教書時,“學校領導從材料中了解到我曾是遠征軍,,在一次會議上告訴了在場的人們,,‘柯老曾經(jīng)是遠征軍,是抗日的,!是英雄,!’”對于柯愈哲來說,隱忍多年的他此刻激動得幾乎顫抖,,自己的經(jīng)歷終于得到了大家地肯定,。而家人竟是最后才得知了這個被他保守了超越半個世紀的秘密。
黃耀武老人將自己的遠征經(jīng)歷著成了書,。
同樣面對自己的經(jīng)歷,,黃耀武也很少對人提起。但是后來,,在妻子地勸說下,,他慢慢覺得,很多故事是可以拿來分享的,,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他們這一代遠征軍人。于是他將自己的抗戰(zhàn)經(jīng)歷著成了一本書——《1944-1948我的戰(zhàn)爭》,。
黃耀武老人通過口述歷史的方式,,將自己抗日遠征的故事呈獻給了世人。如何在戰(zhàn)火下家破人亡,,如何成為一名遠征軍并遠赴異國他鄉(xiāng)作戰(zhàn),,如何抗擊日寇,打通國際支援中國戰(zhàn)場的大動脈——滇緬公路,。
雖然生活清貧困苦,,日常僅居住在一個37平米的小房子里,但是黃耀武依然筆耕不輟,。如今他的第二本書《我是新六軍少尉》也出版并開始了義賣,。戰(zhàn)爭已然遠去,,這段遠征軍的歷史卻不應被忘卻。就像老兵常說的,,我們應該“牢記歷史,,珍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