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劇團從事過編導演工作,我退休后又被縣劇團返聘,。之所以參加《并蒂蓮花》編排演工作機會,,一開始并沒有想那么多,,到沿背村來也是一種巧合和機遇,。面對著如一張空白紙的窘況,,我心里打過退堂鼓,,他們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不知何為演戲。面對大都是泥腿子,,我真是犯難了,,但是本著對甘將軍和龔全珍的敬仰,我還是咬著牙頂下來了,,一句句臺詞,,一曲曲、唱調地教,,幾十遍上百遍地重復,,嗓子發(fā)炎,又黑又瘦,,冒著酷暑嚴寒,。終于,功夫不負苦心人,,一個個角色出來了,,一句句樸素的道白念得情真意切,曲調也唱得有板有眼,,在一棟四面透風的祠堂里排練直至演出,,一個多月的日日夜夜,終于搬上了舞臺,,沿背村的鄉(xiāng)親們天天守著看著,,他們心疼得給我泡上一杯茶,遞上一枝煙,,“楊老師要不是你,,我們那里能看上這么好的戲呀!雖然這些真實事例我們都很熟悉,,但通過你們神靈活現(xiàn)的演出,,感到那么新鮮動人啊!”我的初衷就是通過戲曲形式真實地還原甘將軍和老阿姨的感人事跡,讓我們這一代特別是下一代傳承和感知這種精神。
原稿編劇是攸縣的羅東元老師,,現(xiàn)在演出本是經我改編的,,反反復復好多次?!恫⒌偕徎ā肥侨ツ?月29曰正式開演的,,排練準備了兩個多月。
《并蒂蓮花》至今已演出一百多場,,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劇團上下仍在精心打磨這部戲,,力爭打造藝術精品,。作為劇團的普通成員,出演劇中角色會給這些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登臺唱戲的群眾演員帶來什么影響呢,?重復演出相同內容的節(jié)目,演員是否會覺得枯燥乏味呢,?
對于我的這些疑問,,劇團成員們是這樣回答的?!八囆g是無止境的,,它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不斷消化,,不斷追求,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使藝術變?yōu)橐环N高尚活動,,藝術才能散發(fā)出真正的正能量。藝術才會有生命,,才有新鮮感,。”
“我們的每個演職人員都在不斷完善自我,,力求做得更好,。”
“雖然演出了一百多場,,但還是在不斷打磨中,,作為從未演過戲的村民來說演出一百多場是學到了不少,但力求進歩的心態(tài)始終支撐著每個演職人員,,加之是弘揚身邊人精神,,所以每天重復做還是感覺新鮮的。”
是的,,藝術追求永無止境,,在甘祖昌將軍和龔全珍阿姨的榜樣力量感召下,大家決心精益求精,,讓更多人欣賞到更高雅,、更精致的藝術,春風化雨,,成風育人,,讓革命老區(qū)蓮花縣的這株“并蒂蓮花”結出更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