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發(fā)布會后的沙龍活動,,探討國產科幻片發(fā)展問題,,從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陳銳、馬來西亞導演賴怡良,、北京太合娛樂文化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逸松,、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詹想
中美兩國2012年簽訂的《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今年已經到期,,進口片的配額限制級有可能被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如此一來,國產科幻片將面臨更大的威脅,。怎么樣能讓國產科幻片突出重圍,,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詹想認為,,做好科技特效和完善故事情節(jié)應該是關鍵點:“其實我覺得現(xiàn)在科學家越來越接地氣了,,我們如果有一個好的點子,可以不妨跟這樣的科學家接觸接觸,,請他們來做一個顧問,。好的電影呢,特效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講一個非常好的故事,。之前從10年到現(xiàn)在上映的國產科幻片,我上豆瓣查了查,,評分都在三點幾到兩點幾,,非常的低,評價一般都是這個故事非常的空洞,、邏輯混亂等等,。所以我覺得就算我們現(xiàn)在沒有錢把特效做的那么好,也可以減少一些特效,,但是一定要把故事講好,,邏輯圓了?!?/p>
在西方科幻電影獨占鰲頭的大環(huán)境里,,想單純憑借技術來趕超不大現(xiàn)實,好的創(chuàng)意好的情節(jié)才是我們突出重圍的關鍵,。馬來西亞導演賴怡良認為,,在科幻電影創(chuàng)作過程中,東方文化的特色不能浪費:“中國,,我們東方有獨有的東西,,我們可以走科幻,但是我們不一定得老跟著美國人的屁股走,,我不一定得跟著它的方向去,。我們也該走我們自己的路子,出一些(作品)讓西方人看一下,,以東方的思想怎么看科幻,,東方的思維怎么弄的這個東西,我覺得這個才是重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