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14時,,國博門前依舊排著長隊
公共文化場所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現(xiàn)和表達了一個社會文化發(fā)展的實際成果,。暑假期間,由于學生群體的增加與一些知名特展的舉辦,,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出現(xiàn)了每天3至4小時排隊的火爆現(xiàn)象,。烈日驕陽下,,雖然一些博物館人性化地提供了遮陽長棚、自動噴淋水霧,、大型風扇等降溫設施,,排隊者中暑暈倒、疲憊不堪的新聞仍然屢見報端,。博物館為何成了排長隊的“重災區(qū)”,?博物館該喜還是該憂?其中反映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哪些問題,?引人思考,。
知名博物館排隊成常態(tài)
對于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來說,,排隊并不是只有暑期才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只不過暑假時間更長而已,。
家住上海的雒女士記得,,幾年前她帶著親戚去上海博物館就排了很長的隊,那時不是節(jié)假日,,也沒有什么名氣特別大的特展,,就是很普通的一天。在西安市文聯(lián)工作的吳女士表示,,陜西歷史博物館門口通常都是排長隊的狀態(tài),,前幾日雖然已過了暑期,,但她上午10點開車經(jīng)過時,還看見門口雙排隊皆達上百米,。而對位于首都北京的國家博物館來說,,排長隊更是不足為奇,國家博物館社會教育部主任黃琛告訴記者,,平日里參觀國博排一個小時的隊是挺常見的事,。
“不僅是國內,世界上許多知名博物館都有這種情況,?!秉S琛說。據(jù)了解,,國外的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法國巴黎盧浮宮、梵蒂岡博物館,,如果沒有提前預約,排隊也得按小時來計算,,進館后在一些珍貴展品前,,也常常是里三層外三層。
觀眾苦惱博物館無奈
在記者調查采訪的人群中,,不少人表示,,曾經(jīng)因為害怕排長隊就打消前往博物館觀展的念頭,也有人強調,,如果是自己非常喜歡的展覽,,排長隊也愿意。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宋向光認為,,博物館參觀是一個過程,,有參觀前、中,、后,。進館前,觀眾心情通常是激動和期待的,,所以進館前盡管有些等待,,但觀眾通常會耐心等,把等待作為參觀的付出或成本,,他會認為這是值得的等待,。但是過長的時間,確實也容易身心疲勞,,這種狀態(tài)會影響參觀體驗,,影響對展覽的評價,。
“站在觀眾的立場,沒有人喜歡排長隊,?!秉S琛坦言,但是作為博物館來說,,心情更為復雜,。他們一方面覺得挺高興,這說明大家認可并且喜歡這家博物館,,反映了公眾文化消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作為管理者和服務提供者,他們多少也有些無奈,。
前不久在“2016博物館指數(shù)報告”中,,國博首次超越法國盧浮宮參觀人次排名世界首位。去年,,國博參觀人次上升了3.6%,,“2016博物館指數(shù)報告”將這一增長歸因于人口規(guī)模、免門票政策以及該館位于北京主要旅游景點的地理位置,。據(jù)黃琛介紹,,國博目前年接待觀眾量在750萬左右。有的人質疑為什么不能多開幾個入口和檢票口,,黃琛表示,,多開幾個口并不難,但博物館是封閉空間,,加設入口可能導致人潮一下子涌入,,增加館內安全隱患和藏品的受損風險。
對高品質博物館要求旺盛
博物館門前進館參觀的“長龍”,,有些人認為是民眾文化消費水平提高的表現(xiàn),,有些人則認為是博物館的服務意識不足的表現(xiàn)。在宋向光看來,,排長隊的主要原因在于“有限的博物館公共服務空間趕不上快速增長的觀眾數(shù)量”,。與他持相同看法的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處何曉雷認為,歸根究底還是“高品質博物館,、展覽數(shù)量滿足不了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據(jù)國家文物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博物館的觀眾數(shù)量增長60%,,2009年增長83%,,近年來仍以接近10%的速度增加。反觀博物館發(fā)展,,2009年增長19%,,以后逐年回落,,近年來僅有6%左右的增加。
宋向光向記者分析,,目前觀眾對博物館需求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幾方面:一是博物館展覽質量的提升,,對公眾吸引力增大。博物館積極組織館藏精品展覽,,組織與當下時事有關的展覽,,如首博的“婦好”展、“?;韬睢闭?,故宮的“石渠寶笈”展。同時,,許多博物館也積極舉辦國外博物館優(yōu)質展覽,,如國博、上博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天津博物館,、山東博物館、云南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合作引進的古羅馬帝國文物巡回展等,。人們對這些精品特展力求“一睹為快”。二是國內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博物館成為人們了解目的地歷史文化的重要來源。三是人們學習意愿的加強,,在假期期間的“游學活動”中,,各地知名博物館成為人們學習歷史、知識的重要選擇,。
“其實,,并不是所有博物館門前都大排長龍,有的博物館門庭冷落,,這說明現(xiàn)在觀眾對高品質博物館的要求更旺盛,,也更多樣化?!焙螘岳渍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