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GUCCI炮轟阿里京東假貨泛濫,是真有其事還是另有圖謀,?
10月16日,,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GUCCI火了,并不是因為其又出了多少新品,,而是GUCCI現(xiàn)任掌門的一番話,,這位GUCCI掌門人表示,由于假貨泛濫,,古馳在中國市場不愿與阿里巴巴和京東運營的中國電商平臺合作,那么,,真的是因為阿里京東的假貨太多了,,還是GUCCI有什么其他的圖謀呢?
一,、GUCCI炮轟阿里京東假貨泛濫
北京時間10月16日晚間消息,,據(jù)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馳CEO馬可·比扎里(Marco Bizzarri)周一表示,由于假貨泛濫,,古馳在中國市場不愿與阿里巴巴和京東運營的中國電商平臺合作,。
比扎里在“BoF時裝商業(yè)評論”于上海舉辦的一場會議上稱:“坦率地講,多數(shù)平臺上都存在大量假貨,,我不想因為我在這些平臺上的存在而給假貨認證,。”比扎里還稱:“假貨肯定是有問題的,,目前我想保持距離,。”他還表示,,他與阿里巴巴和京東都保持著聯(lián)系,。但他說:“與其冒險,還不如等待,。目前我們?nèi)蕴幱谟^望狀態(tài),。”
為了追求高利潤率和聲望,,阿里巴巴去年簽下了數(shù)十家奢侈品牌,,包括博柏利(Burberry)、Hugo Boss,、蒂芙尼(Tiffany)和Moschino等入駐天貓奢侈品頻道,。與此同時,京東也與開云集團(Kering)旗下的YSL圣羅蘭,、Alexander McQueen和英國電商平臺Farfetch建立了合作,。
這個說法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炒成了一團,,作為全世界最著名奢侈品品牌的CEO,,馬可·比扎里的話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于是不少人紛紛翻出了自己在淘寶,、天貓,、京東上面買過的各種奢侈品,開始糾結(jié)這到底是正品還是A貨呢,?
其實,,我們對于任何這種觀點,特別是這些企業(yè)掌門人的觀點在看的時候,,都需要辯證的看,,因為這些企業(yè)掌門人可都是在商言商,他們都不是監(jiān)管部門,也不是衛(wèi)道士,,他們說的每一句話在很多時候都是屁股決定腦袋的,,那么我們不妨來仔細研究一下,GUCCI的CEO炮轟阿里巴巴和京東到底是真的電商平臺已經(jīng)假貨泛濫到難以忍受的地步所產(chǎn)生的義憤填膺,,還是有其他什么圖謀呢,?
二、GUCCI到底有什么深層圖謀,?
我們先根據(jù)GUCCI掌門人的說法,,對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以及京東進行了一遍搜索,經(jīng)過搜索我們發(fā)現(xiàn),,在淘寶,、天貓上面并沒有GUCCI的官方旗艦店,甚至連只賣GUCCI的專營店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天貓國際上大量的GUCCI的代購和海淘產(chǎn)品,。再去看京東,在京東自營中完全找不到GUCCI的產(chǎn)品,,即使選擇京東物流的產(chǎn)品也只有一件GUCCI的海淘產(chǎn)品,,京東平臺上的GUCCI產(chǎn)品基本上也都是代購和海淘產(chǎn)品。
那么,,代購和海淘產(chǎn)品是不是都是假的呢,?這一點我們都不是專業(yè)的鑒定機構(gòu),缺乏足夠的鑒定能力,,的確大多數(shù)人也都知道在代購中,,以及所謂的保稅區(qū)海淘都是水非常深的,里面的魚龍混雜什么產(chǎn)品都有,,從這個角度來說,,的確有可能出現(xiàn)部分甚至較多的假貨的情況。但是,,鑒于很多人都是人肉海淘和代購者,,所以這種情況也很難說是大規(guī)模大范圍出現(xiàn)的,只能說是部分情況,。
既然如此,,GUCCI大費周章的炮轟阿里巴巴和京東到底是何用意呢?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咨詢服務公司貝恩(Bain)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長20%,,達到1420億元人民幣(合205億美元),。其中,,電商銷售額占9%,,而2015年的該比例為6%,。這樣龐大的市場,對于全世界任何一個奢侈品品牌基本上都不能小視,,誰拿下了中國市場,,基本上董事會的年度考核指標就能夠完成了。
前幾年,,由于中國大牌零售店銷售業(yè)績良好,,各大奢侈品品牌都主要將其精力集中到了零售門店的銷售之上,對于其中國網(wǎng)站的主要目的都是品牌形象的宣傳,,甚至于一度奢侈品巨頭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核心銷售渠道都是保持了一個非常謹慎的態(tài)度,,不少品牌始終將電子商務拒之門外。然而,,隨著全世界電子商務大潮的無可阻擋,,奢侈品品牌們也都最終低下了他們高傲的頭顱。
為了抓住新生代消費者,,奢侈品品牌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Prada在2017年宣布進軍線上,愛馬仕在2017年10月份于微信公眾號上開設限時店,,Dior一改自己的保守策略,,2016年7月七夕Dior成為首個在中國社交媒體平臺微信買包的奢侈品品牌,并一舉憑借電商進入了20億歐元銷量的俱樂部,。在這方面,,GUCCI也是不甘人后的,GUCCI的母公司開云集團在2017年上線了中國唯一的官方購物平臺,。借助電子商務的威力,,Gucci電商銷售額從2015年的1.2億歐元猛漲逾兩倍至去年的2.7億歐元,今年第一季度其電商業(yè)務銷售額增幅更高達108%,。
在這樣的利好之下,,GUCCI再接再厲,2017年年底,,GUCCI推出的圣誕假日系列限量款近日在時尚博主gogoboi聯(lián)合LOOK小程序商店推出的“不大精選”商城上進行獨家發(fā)售,。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了,,GUCCI的電商策略就是獨立運營自己的電商平臺,,借助自家的自建電商平臺和微信小程序來不斷售賣自己的產(chǎn)品。那么,,GUCCI的電商平臺最大的對手是誰呢,?毫無疑問,,就是阿里和京東,阿里巴巴和京東的第三方賣家的代購和海淘產(chǎn)品由于有著稅率和匯率的雙重優(yōu)勢,,其價格遠低于在國內(nèi)官方銷售的GUCCI自營電商產(chǎn)品,,如果消費者都選擇在這些海淘平臺上購物的話,無疑GUCCI將會損失大量的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放任任何一個CEO肯定都不會愿意自己的利益就這么被損失掉了,那么如果GUCCI官方反復強調(diào)阿里和京東的商品都是假貨的話,,一旦引起了中國消費者的懷疑,,那么就能夠把消費者從這些第三方平臺上遷移到自己的官方平臺上來。
那么,,邏輯雖然如此,,但是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我們查到,,GUCCI其實早已不是第一次干這件事了,,根據(jù)《環(huán)球時報》2015年5月的一份報道,法國開云集團旗下的多家奢侈品制造商在2015年5月16日在美國紐約聯(lián)合起訴阿里巴巴集團,,稱其購物網(wǎng)站故意允許假貨制造者在全球銷售盜用他們品牌的贗品,。這是開云集團旗下品牌在不到一年內(nèi)第二次因售假問題對阿里巴巴提起訴訟。當時就有分析表明,,這可能與開云的財報不好有關,,在向股東解釋時,他們需要一個替罪羊,。
時間再放三年,,GUCCI再次重提上述論斷,那么動機就真的值得懷疑了,,至少GUCCI的動機絕不僅僅是打擊仿冒商品這么簡單,,它還有自己的深層圖謀,對于這一點大家怎么看呢,?
劉強東回應優(yōu)勢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美國被問到和阿里巴巴相比的優(yōu)勢,,他表示京東的直營系統(tǒng)、物流體系,、只賣真貨都是優(yōu)勢
馬云棄阿里所有權 阿里巴巴在周一確認,54歲的馬云已經(jīng)讓出了自己在阿里巴巴主要可變利益實體的控制權,。這些實體通常是讓中國的科技公司能夠接受外國實體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