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實驗人員將三份小龍蝦編號,,分別放置在盛有去離子水的燒杯內(nèi)。
快到夏天,,約宵夜的人多了起來,,小龍蝦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近日有媒體報道,,蘇州一位女士咯血后,,經(jīng)診斷患有肺吸蟲病,導致肺部出現(xiàn)多個空洞,。該女士回憶,,除最近食用過小龍蝦外,未進食其他不干凈食物,。
小龍蝦中是否含有肺吸蟲等寄生蟲,,怎樣食用更安全?新京報記者隨即到多個水產(chǎn)市場購買小龍蝦,,并進行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小龍蝦后的樣本溶液內(nèi),多處可見橢圓形且不斷運動的寄生蟲卵,,在50℃以上加熱條件下加熱10分鐘后,,活動蟲卵消失。
專家提醒,,小龍蝦,、螃蟹等水生動物中可能含有多種寄生蟲,如生食或未煮熟后食用,,可導致人體感染寄生蟲病,。
●實驗樣本:不同地點購買的三份活體小龍蝦
●實驗地點:某大學化學實驗室、某研究所生物實驗室
實驗目的1
活體小龍蝦中有沒有寄生蟲,?
●實驗過程:
1,、將三份小龍蝦編號,每份拿出一只小龍蝦并編號,,放置在盛有去離子水的燒杯內(nèi),,將三燒杯并排置于超聲波清洗機內(nèi)。
2,、設定超聲波清洗機溫度25℃、功率80W,。清洗12分鐘后,,將小龍蝦拿出,觀察燒杯內(nèi)溶液,。
3,、分別從三份樣本中再拿出另一只小龍蝦編號,調整超聲波清洗機功率為100W,,重復實驗過程1,、2。觀察燒杯內(nèi)溶液,。
4,、將燒杯內(nèi)溶液轉移至離心管,搖勻,。用移液槍分別吸取等量溶液,,制成玻片后,放置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實驗結果:
兩批次清洗后,,樣本溶液均不同程度渾濁,其中1號相對干凈,,雜質少,。其他溶液顏色近乎灰褐色,并有大量固體雜質及部分細長條形物質,但未見其活動,。而在顯微鏡下,,第一次清洗后,1,、2號樣本可見活動蟲卵,,近似橢圓性,快速游動或轉動,。其中2號樣本所含蟲卵數(shù)量近乎是1號樣本的2倍,。3號樣本未見活動蟲卵,但有靜態(tài)長條形物質,。第二次清洗后,,1、2號樣本仍可見活動蟲卵及靜態(tài)長條形物質,。
實驗目的2
在什么溫度下寄生蟲會失活,?
●實驗過程:
1、將2號樣易搖勻,,分裝在三個離心管中,,分別放置在40℃、50℃,、60℃水浴鍋中加熱10分鐘,。
2、取出樣本后,,制成玻片,,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
●實驗結果:
1,、40℃條件下,,樣本仍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活動的橢圓形蟲卵,但相比未加熱前,,大幅減少,。
2、50℃及60℃加熱條件下的樣液,,均未發(fā)現(xiàn)移動蟲卵,。
■釋疑
小龍蝦中為何會有寄生蟲?
南京大學生物學院副教授黃成介紹,,目前,,市民食用的小龍蝦大多來自人工養(yǎng)殖。相比泥水溝等自然環(huán)境,,他認為,,人工養(yǎng)殖的小龍蝦相對干凈,。
但黃成也表示,即使人工養(yǎng)殖的小龍蝦,,養(yǎng)殖環(huán)境不同也會造成小龍蝦的差異,。比如,水藻類較多或使用飼料養(yǎng)殖的水體,,可能導致小龍蝦附著物較多,,相比雜質較多。而且淡水里面仍有各種寄生蟲,,小龍蝦等水生動物可能受到水體感染,,含寄生蟲,如肺吸蟲等,。
感染肺吸蟲病會有何癥狀,?
肺吸蟲到底是什么?根據(jù)中國知網(wǎng)的搜索顯示,,肺吸蟲是一種寄生在人肺臟的寄生蟲,,可使人患肺吸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