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女性戒毒人員早上進行晨讀的同時,,男性戒毒人員也在接受電影療法的治療,。
多年來從事心理治療的北京師大英宸教育有限公司的邵然坐在戒毒人員中央,,正傾聽戒毒人員的觀影體驗,。
邵然介紹,,電影療法是利用電影為載體,,讓有吸毒史又不愿面對和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人,,通過電影角色反觀人生,。該課程每周一次,看完電影后圍坐一起分享感受,。
邵然說,,通過大家的分享,戒毒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和人生態(tài)度都能表露出來,。而為讓戒毒人員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每次上課,她會選擇《雨人》,、《心靈捕手》,、《美麗人生》等教育意義深刻的影片。該項目目前已在戒毒所內(nèi)施行近2年,,受到戒毒人員的青睞,。
“很多細(xì)節(jié)會觸動他們,通過強戒人員對電影的表現(xiàn)和反應(yīng),,能讓他們對自己不愿意說出來的情節(jié)有所反思”,。邵然說,一些電影情節(jié)也在無形中給強戒人員一些價值觀和取向的引導(dǎo),,讓他們認(rèn)識到吸毒這件事就是錯的,、逃避不了的。
17歲的作文
17歲的小敏在戒毒人員中年齡最小,,作為管理員,,趙英燦見證了小敏進所后的變化。
小敏來自四川,,父母早年離異,,母親改嫁,她由爺爺奶奶帶大,中學(xué)畢業(yè)后,,因缺乏親人管教,,成績一度不錯的小敏開始厭學(xué),后于14歲就外出打工,。
趙英燦說,,小敏與她的女兒同歲,第一次在所里見到小敏,,趙英燦覺得眼前的女孩與同齡的女兒相比,,顯得“成熟,也憔悴,?!?/p>
趙英燦說,雖只有17歲,,但小敏已有3年吸毒史,。剛到戒毒所時,小敏的言行中充滿叛逆,。與人交流時常言語沖撞,,想說的話脫口而出,不考慮他人感受,。
“我送了她一個日記本,,提出用另一種方式交流,她可以寫下所有她想傾訴的,,寫完我來給她評議,。”趙英燦說,,小敏寫得一手好字,,字體娟秀工整,從開始的“交作文”,,慢慢的,,小敏打開心扉,寫自己的故事,,寫對爺爺奶奶和母親的思念,,寫對毒品及對讓她染上毒癮所謂的朋友的痛恨。寫多年漂泊的孤苦無依和吃的苦頭,。
一個多月過去,,日記本已填滿大半,小敏也從叛逆的少女變得沉靜,。她開始反思自己,,為回歸社會后的生活和未來作打算,。
“她說她想認(rèn)真工作、生活,,最想回家看望爺爺奶奶,,想吃老家的好吃的,?!壁w英燦說,小敏經(jīng)過生理脫毒和心理的干預(yù)治療,,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有了好轉(zhuǎn),。
“在戒毒所,心理治療和支持鼓勵才能讓他們重獲信心,?!贝扌氯A說,毒癮發(fā)作時,,藥物可以控制來自生理上的痛感,,但對戒毒人員來說,攻克心理的障礙,,守住防線才是徹底脫離毒癮的難點,,也因為如此,不少人戒毒后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容易復(fù)吸,,因此在戒毒所,,民警開展心理治療工作也是為戒毒人員永久脫離毒品鑄造心理盾牌。
每天晨會都會有戒毒宣言誦讀環(huán)節(jié),,戒毒人員反復(fù)誦讀著一句話,。“這里像一面鏡子,,讓我能清楚地看清自己的真實面目,。既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巨人,也不是心懷恐懼的懦夫,,而是作為一個人,,全體成員中的一員,為著共同的目的,,與大家分享著痛苦和歡樂,。在這里,我們能生根,,并且成長,,再不會像過去一樣的孤獨,而是一個為自己和為別人活著的有意義的人,?!?/p>原標(biāo)題:戒毒所量身定制脫毒方法 誦讀,、看電影成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