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分子還假冒在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領獎的短視頻,,他們通過把這些短視頻發(fā)在微信群或者App里,,以高回報來誘導他們投資,由于詐騙行為都是通過互聯(lián)網等渠道,,使得追蹤和打擊變得更加困難,。
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傳播部副主任孫彥博:這些App不能通過正常的渠道訪問,它都是以通過安裝包的形式來獲得的,,都是通過人傳人,、通過群里下載,它會繞過安卓或者蘋果的正常驗證手段,,相當于通過后臺來安裝,。
“拉大旗作虎皮”所謂慈善項目有何套路
先巧立名目、再用所謂的“紅頭文件”唬人,,針對此類項目,,不法分子到底用了哪些套路?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也對此進行了揭秘,。
詐騙分子假冒了基金會的網站,,在網站上還偽造了一些國家機關的政策文件,誘導不明真相的公眾下載手機端“客服軟件”和“共赴小康”App,,投資一些所謂的慈善項目,。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秘書長馬中勝:相當大的迷惑性,,現(xiàn)在手段越來越高,像以前都是口口相傳的,,那么現(xiàn)在他們可以仿造出看似很真,、很有欺騙性的假冒官方的、假冒中央部委的文件,,不容易去辨別這些文件的真假,。
工作人員進一步調查發(fā)現(xiàn),詐騙分子通過偽造的基金會官方網站誘導公眾添加App后,,便開始兜售所謂的與民生相關,、鄉(xiāng)村振興相關的投資收益型產品,包括智能電網,、南水北調,、中西部產業(yè)大轉移等假慈善項目,并承諾遠遠高于市場價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