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某個早上的7點,,歐陽飛要去接運一位基督信徒的遺體,。
電梯門剛開條縫隙,,就聽到旁邊的屋子里傳出整齊的誦唱聲,。他麻溜的整理了下藍色的一次性防護服,深吸口氣,,試著把心里的情緒都排空,。
作為殯葬專業(yè)的學生,這不是歐陽的第一次實習,,但是是第一次去接運有宗教信仰的逝者,。
接運員是殯葬流水線中的一線工種,,他們是最早接觸遺體的殯葬工作人員。
▲唐人墓地的禮儀師歐陽飛,。早上9點鐘,他剛打完卡,,要去辦公室準備一會掃墓需用的香燭紙錢等物品,。
樓道里很干凈,沒有放過鞭炮的痕跡,,也沒有歐陽飛熟悉的燒紙錢的煙味。
“基督教徒不跪拜,,不放鞭炮,,不燒紙錢?!蓖械睦蠋煾嫡f,,“一會注意提醒家屬追思會的時間,,我們要在中午12點之前辦完事情,。”
家里很多人,,歐陽飛隔著人群看到了逝者,,是個老奶奶,她躺在用白布遮住的一塊床板上,,像在熟睡,,頭的兩側(cè)分別放著圣經(jīng)和十字架。
老人家的一側(cè),,站著教會的人,,每人手里都有本圣經(jīng)。另一側(cè),,老人的親屬們,,身上搭著,或腰間纏著白紗,,帶著白帽子,在低頭默哀,。
▲山東濟南殯儀館一名穿著工作服的遺體接運工,,行走生死間,陰陽擺渡人,,每次在酒桌上輪到他敬酒,,他只說“平安,,健康”。
這和歐陽飛以往看到的追悼會很不一樣,。他小時候,,鄉(xiāng)下的白事吹吹打打,放滿花圈,,還會一直放鞭炮,,親人們以淚洗面,3天下來,,嗓子能哭啞,。
這里的氛圍相對來說安靜太多,但同樣讓他感到悲傷,。吟唱讓他覺得安詳,神圣,。他第一次覺得自己融入了他人的追悼會,,心里和教會的人一起,誠心誠意的默念“阿門”,。
“在基督教看來,,死亡是平和的,逝者是去了主的懷里,。不需要太傷心,,因為我們和親人們總會在天國重逢?!睔W陽飛仔細回憶他們的唱詞,,但一句也想不起來。
儀式做完后,,歐陽飛按照老師傅的吩咐,,把過道擋路的雜物都清理開。
老師傅把老奶奶身下的白布,,頭尾都打了個結(jié),,遺體包裹在中間,歐陽飛和另兩個同事搭把手,,四個人一起把老太太抬了起來,。
擔架太長,他們只能這樣接運遺體,,才能進電梯,。
▲長沙明陽山殯儀館,化妝師穿的工作服掛在金屬架子上,。中國人做事講究時辰,,送葬諸事一般要在午時(11點-13點)之前完成,,下午的殯儀館總是空蕩蕩的。圖/
瀟湘晨報
記者趙赫廷
“因為衰老或者疾病的死亡,,還是最多的,。生老病死,誰都逃不過嘛,!世界上最平等的事情就是死亡,。”歐陽飛雖然才23歲,,但對死亡這件事情,,他看得很豁達。
“剛進學校的時候,,老師上第一堂課就給我們放了《入殮師》,,我覺得挺好看的,覺得這份工作很神圣,,這也是做善事啊,,對吧?!?/p>
為了訓練自己的膽子,,歐陽飛常在寢室里自己一個人看恐怖片,你能說出名字的,,他都看過,。但這其實比不上一次真槍實彈的接觸。
2012年暑假,,歐陽飛第一次出去實習,,在內(nèi)蒙古的鄂爾多斯。
接到電話后,,當天值班的幾個接運員就跳上了專門改造過的,,前面兩排座位,后面一個放遺體的,、像手術(shù)臺的接運車,。
車開過成片荒蕪的爛尾樓群,在一個工地門口停下,,遠遠看見里面有很多圍觀群眾,,和兩輛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