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盡力去安撫這些孩子,,盡量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來說服他們,。“我拿自己跟自己那些沒讀書的朋友做對比,,至少我現(xiàn)在是個老師,,而我的那些沒讀書的朋友們,,他們更多是在混日子?!?/p>
然而這么漫長的人生經(jīng)歷,,對于年輕的孩子們來講,遙遠得甚至不真實,。真實的是網(wǎng)吧里并肩打怪的伙伴,,與游戲中的分數(shù)和排名。
周日下午五六點,,本該是寄宿生返校的時間,,北青報記者卻在網(wǎng)吧見到了不少稚嫩的面孔,一邊是電腦屏幕照映出來的專注,,另一邊則是臺球桌頂燈光照耀下的雀躍,。不少人背著書包,但詢問起來,,每一個都說自己年滿十八周歲,。
出去容易回來就難了
一年年學生來了又去,教書,、勸學,,康明看不到希望,十來年了,,改善不大……
“既缺乏社會道德,,又缺乏社會認同感?!笨得髡f,,“老師和學生都缺,。”
今年是他教書的第13年,。這13年里,,最讓他自豪的是教出了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學生。但更多的是失落,,他初為人師時教的學生,,甚至還有服刑的。
但他很少給自己現(xiàn)在的學生講研究生的故事,,他把這份榮耀埋在心底,,這是作為一名老師隱秘的欣慰與驕傲,“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這太遙遠,,不想給他們太多夠不著的東西?!笨得髡f,。
康明最不想在街頭看到自己曾經(jīng)的學生——去外地,或許還意味著自謀生路,,而在街頭晃蕩,,則意味著渾渾噩噩地混日子。而學生們也同樣不想看到他,。街頭偶遇,,總是遠遠地躲開,或者低頭不打招呼就走掉,。
見識過世面的小韋尚未想好今后的日子,。他想回家學點計算機技術,小劉則決定補補課,,“回去就該上初二了,,應該還能跟得上?!?/p>
大部分輟學的孩子,,離開學校就再也沒有回來。有些家長不甘心,,強行把孩子送回學校,,可是在外面心野了,即使勉強回到課堂,,能堅持下來的也很少。
2014年,,有個家長找到鄭超,,求他再收下兒子,。“他初一就輟學出去打工了,,但學籍一直保留著,,現(xiàn)在回來直接跟初三班?!编嵆瑳]有抱太大希望,,“畢竟太遲了?!?/p>
但他還是收下了這個學生,。考不上高中,,考上職高也行,。這里一直是重慶職高的重點生源地,不少老師去重慶的職高考察過,,“那邊的教育至少比我們領先20年,。”老師們說,。某些熱門專業(yè),,如汽修、計算機和服裝等專業(yè),,畢業(yè)后的薪資甚至比老師都高,,這對于考不上高中的學生來說,莫不是一條好出路,。
學生回校之后,,鄭超照例找他談話,要求他把“莫西干頭”剃了,,稍微努力一下,,但僅僅安分了一天,到第二天晚上,,鄭超去學生寢室查寢,,這名學生已經(jīng)翻墻逃了出去。
一年年學生來了又去,,教書,,勸學,康明看不到希望,,“十來年了改善不大”,,但又不忍放棄。
剛剛開學兩個多禮拜,張宇(化名)就坐不住了,。沒等老師對他有更深的了解,,他就開始曠課。勉強挨到11月,,便再也不肯去學校,。
沒人知道他家在哪兒,康明按照同班同學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張宇的母親,??得鞲嬖V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宇的父親嗜賭,,全家只依靠母親擺攤來維持生計,。全家四個孩子,沒有一個初中畢業(yè),,張宇是最小的一個,。
張宇的年齡實在太小,連打工都沒處去,,只得在街上逛蕩,,去網(wǎng)吧打游戲。母親不給他零花錢,,但他從不缺錢,,在紹興打工的大哥,一給就是幾百元,。
張母對街上網(wǎng)吧的熟悉程度,,甚至比對自己兒子更深。她帶著記者去網(wǎng)吧找兒子,,網(wǎng)吧管理員都認識她,。但張宇不在網(wǎng)吧,她不知道兒子還喜歡去哪兒,,也不知道兒子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甚至連兒子的手機號碼都不知道。
母子最近一次交流,,是她勸兒子回去讀書,,氣急了,她抄起一根鐵棍往兒子身上打去,,張宇還了手,,撞碎了街邊賣小吃的小推車的玻璃,到現(xiàn)在,,她的后腦還在疼,。
本版文/本報記者楊寶璐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