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1月28日電(記者畢楠)正值新春佳節(jié)之際,,中原大地上的河南省登封市沉浸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中,市民們在家里享受著豐盛的美食來慶祝農(nóng)歷雞年的到來,。在這里,,不少市民家的餐桌上少不了一道主食,就是熱氣騰騰,、外焦里嫩的芝麻焦蓋燒餅,。
孫江林燒餅店里的“開口笑”燒餅。圖片為提供
焦蓋燒餅是登封市最有代表性的特色食品之一,,也是登封市所獨有的美食,,特點是焦黃酥脆,圓形厚墩,,表面焦黃,,底面干酥,內(nèi)層酥軟,,焦面上全是脫殼芝麻仁,,焦蓋可以揭起來吃,香味撲鼻,,可以直接吃面餅,,或者里邊夾豆腐串,煮雞蛋等,。
講起燒餅的起源,,還有一段歷史故事。相傳南宋時期,,抗金名將岳飛來登封吃飯,,來到一家店里,由于店主對岳飛仰慕已久,,執(zhí)意不要其飯錢,,最后岳飛還是堅持如數(shù)把飯錢給了店主。后來聽說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陷害致死,,店主非常氣憤,,又苦于報仇無門,就把自家面餅制成烏龜形狀,,在火上烤,,起名叫秦檜,還把燒餅中間夾層做成油旋,,吃時把燒餅從中間掰開先吃油旋,,后再把烤得焦黃的芝麻蓋揭下來吃,邊吃邊咒罵:秦檜秦檜你是鱉,,狼心狗肺如蛇蝎,,吃你的肉,,喝你的血,然后再把你的蓋來揭,。事實上把烏龜形燒餅放火上烤,,發(fā)現(xiàn)烏龜?shù)念^尾都縮回去了,所以后來就演變成現(xiàn)在的圓形燒餅了,。
孫江林(右)在教徒弟制作焦蓋燒餅,。圖片為提供
目前登封市做燒餅的店至少有200家,但正宗的焦蓋燒餅卻少之又少,,其中孫家燒餅被認為是最正宗的登封焦蓋燒餅,。相傳以前家住登封市的孫栓柱為求得謀生門路,跟一位師傅學來了制作燒餅的手藝,,后來經(jīng)過潛心研究而不斷完善形成一門特有的手藝,。孫栓柱心地善良,為人厚道,,經(jīng)常幫助處于危難中的受苦人,,而其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窮,,未能娶妻,也沒有兒女承接此業(yè),。族人孫西堂等三人多次上門拜師懇求學藝,,孫栓柱看他們青春年少,身體卻骨瘦如柴,,生活困難,,就收他們?yōu)橥剑顾麄兌嗔艘粭l活命的路子,。他們都很尊敬師傅,,虛心求教,勤奮用功,,白天炕饃,,穿街叫賣,晚上磨面搓芝麻,,雖收入不多,,日子還算順暢,把登封焦蓋燒餅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2013年孫江林從其91歲的父親孫大洞手里接過“燒餅板”成為焦蓋燒餅的第六代傳承人,,而孫大洞正是從其父親孫西堂那里繼承來的手藝。孫江林表示真正的登封焦蓋燒餅應該是“放那兒能滾,,敲著能響,,外焦里嫩”,,而且“今天買回去,明天吃仍然酥脆,,沒牙的老年人把面餅放在嘴里即化”?,F(xiàn)年60歲的孫江林從15歲就開始學做燒餅,做了這么多年燒餅,,就想著能堅持把焦蓋燒餅這門傳統(tǒng)手藝傳承下去,。做燒餅是門辛苦活、體力活,,揉面,、炕燒餅等步驟都需要人工來完成,經(jīng)常需要在店里從早到晚站一整天,。而且孫家燒餅為保持傳統(tǒng)燒餅的原汁原味,,其制作工序更加講究,一點馬虎不得,。孫家燒餅最有名的是起酥饃,,或者叫開口笑,芝麻焦蓋在出鍋后會翹起來,,這門手藝作為祖?zhèn)骷妓嚵鱾飨聛?,是別家燒餅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