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淄博博山區(qū),,有一條始建于唐宋時期的古街道,名字叫“大街”,,現(xiàn)如今這條古街已成為當?shù)乩习傩遮s大集的好去處,。尤其是年前,置辦年貨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好不熱鬧,。
1公里的大集,200多個攤位,,每逢農(nóng)歷三和八,,這里就熱鬧起來。過年了,,自制的烤肉,,現(xiàn)做的火燒,喜慶的春聯(lián),,大包小裹,,都是給親人的味道。
攤主竇安廣(41歲):1塊5一斤,,過節(jié)了,,沒法送禮,送點藕,,長點好心眼,。
顧客:長點心眼啊。
攤主竇安廣(41歲):對啊,,吃藕長點心眼,,吃白蓮藕長好心眼,。
記者:買這個干什么?
顧客唐天寶:
做咱博山的傳統(tǒng)菜,,酥鍋,。
記者:你們家?guī)卓谌耍?/p>
顧客唐天寶:我們是三口人,現(xiàn)在兒子家有,,我有孫女孫子,,六口人了。
這位大哥做了20年的客車駕駛員,,以前每到年前都是他最忙的時候,。去年小孫女出生了,跑了一輩子長途的他,,終于歇下來了在家?guī)Ш⒆印?/p>
記者:您覺得家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p>
顧客唐天寶:家是最最最好的地方吧,,反正是,。
忙忙碌碌一輩子,辛苦為了家,,幸福來自家,。
記者:這是趕集來買什么東西?
退休職工趙增奎:買魚,、買肉,,買香腸。
記者:您今年多大年齡了,?
趙增奎:我76。
記者:76,。您老伴呢,?
趙增奎:老伴76。我是正月28,,她是二月初三,,她得喊我哥哥。
老先生的這句哥哥,,把自己和老伴兒都逗樂了,,從結(jié)婚到現(xiàn)在,二老已經(jīng)相伴54年了,。
記者:你們覺得對于家庭來說,,什么最重要?
趙增奎:一個是家庭和睦,。
趙增奎妻子王忠英:團結(jié),,家庭和睦,。一心一意。
老兩口子孫滿堂,,三個兒子已經(jīng)成家,,孫子孫女也讀上了博士和碩士。雖然吃穿用度樣樣不缺,,但每逢年節(jié),,兒子兒媳還是會給他們發(fā)紅包。
王忠英:有的2000,、有的3000,。兒媳婦這樣做,所以我的孫子孫女也這樣做,,所以說她帶頭了,。
記者:就是這種孝順是可以影響下一代的?
趙增奎:這就是上行下效,,每個家庭都很尊重這個孝道之心,。
今年過年,祖孫三代又能團圓了,。
趙增奎:在一塊過年是最幸福的,。天南海北,有遠途的,、有青島的,、有濟南的都回來了,這樣過節(jié)過的很愉快,,這多虧習近平主席領(lǐng)導下叫我們奔小康生活?,F(xiàn)在已經(jīng)逐步逐步走入小康生活了。
記者:里面買的什么東西???
退休職工李世華(70歲):哎呀,隨便買的,。買了一點魚,,買了點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