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四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實際上我認為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挺差勁的。我不覺得學校教育有多好,,我做過小學老師嘛,。
小女兒在河北衡水的一家私立學校。北京有好幾千個流動兒童在那個學校上學。在那個學校累極了,。在北京沒有上學機會,,回老家就見不到媽了,。
我的女兒擺脫不了自己的身份,,即便她讀完大學出來,她依然要忙忙碌碌地求生,,只不過不用像我這樣,,做小時工趴著擦地罷了。
我讓她上學只希望讓她的求生方式體面點,,我壓根不認為她能擺脫什么,。
像我們這種人很多很多。這兩個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是我個人選擇的,,都是被大環(huán)境選擇的,。
北京時間:你的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是被大環(huán)境所選擇的?
范雨素:我小時候沒有接受學校教育,,是因為大環(huán)境不能寬容一個離家出走的小女孩,,如果大環(huán)境不嘲笑一個曾經(jīng)離家出走的小女孩,我就會繼續(xù)上學,,有可能讀大學,,更多可能是考不上,是存在兩種可能,。但是由于大環(huán)境,,就沒有兩種可能,我只有一條路,,就是被動地被推向社會?,F(xiàn)在農(nóng)村的社會環(huán)境也是這樣。
北京時間:你猜想一下大家為什么會喜歡你寫的東西,?
范雨素:我覺得我寫的東西真實,。我憂慮的都是大家所憂慮的,比如流動兒童上學,,還有就是農(nóng)村的“無媽村”,。我沒有能力對我提到的所有話題都做什么,只是心里難受,,心痛,。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看到了這些問題,,可是什么也不能改變,只是心里難受??赡苓@樣讓大家產(chǎn)生一種共鳴吧,。
我就是一個社會底層努力求生的弱者
北京時間:你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
范雨素:我覺得我性格好,,隨和,,不跟人抬杠。
北京時間:你是一個完全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命運的一個人嗎,?
范雨素:我覺得在婚姻中,,我主宰了。我覺得我生活不下去了,,我就走開,。很多女人她不主宰,她湊合,。我不能湊合,,這也是來自于家庭的言傳身教。
北京時間:你覺得自己在這個社會中是一個什么身份的人,?
范雨素:我就是一個社會底層努力求生的弱者,。
北京時間:這種脆弱感來源于哪呢?
范雨素:因為我生存比較艱難,而且是那類受人歧視的人,。但我心靈強大能夠抵擋這種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