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館的辦公室里放著一塊小小的黑色大理石立方體,這是清華大學送給楊振寧的90歲生日禮物,。4個側面依次刻上了他這一生在物理學領域的13項主要貢獻,,其中最重要的有3項,分別是1954年與米爾斯合作的楊-米爾斯定律(或曰非阿貝爾規(guī)范場理論),、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的宇稱不守恒定律和1967年的楊-巴克斯特方程,。
毋庸置疑,楊振寧是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但對于普通人來說,,理解一位理論物理學家的貢獻也許實在太難了,。著名華裔物理學家、MIT數(shù)學系教授鄭洪向《人物》提供了一個形象的說明:物理學界有一個通俗的說法,,諾貝爾獎分為三等,,第三等的貢獻是第二等的1%,第二等的貢獻是第一等的1%,,60年前楊振寧與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相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獲得的諾貝爾獎是其中的頭等——愛因斯坦是唯一的例外,,特獎。
在許多物理學家的回憶中,,1957年10月是興奮,、激動和傳奇。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朱經(jīng)武當時在臺灣中部一座「寂靜小城」讀高中,,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讀遍了所有能找到的有關楊振寧的報道,,教室和操場上不斷地和同學談論他們完全不懂的「宇稱不守恒」,。佐治亞大學物理系教授鄒祖德12年后在英國利物浦一個很小的中國餐館吃飯時,聽到一個沒讀過什么書的廚師和店主非常自豪地談起楊振寧的成就,,「感慨萬分」,。
鄭洪向《人物》回憶第一次接觸楊振寧的情景——那是1964年前后,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做博士后,,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的楊振寧當時對他來說是「神話里面的人物」——在一個中國同學會上,,大家正在聊天、跳舞,,突然有人說,,楊振寧來了,「大家都轟動了」,,紛紛站起身迎接楊振寧,。
實際上,楊振寧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宇稱不守恒理論,,而是楊-米爾斯理論,,如果說前者讓他成為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后者才真正奠定了他的一代大師地位,。楊-米爾斯理論被視為「深刻地重塑了」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物理學和現(xiàn)代幾何的發(fā)展,。美國聲譽卓著的鮑尓獎在頒獎詞中稱,「這個理論模型,,已經(jīng)躋身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必將對未來世代產(chǎn)生相當?shù)挠绊??!沽孔与妱恿W奠基人之一、國際備受景仰的著名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稱楊振寧為「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紀物理學卓越的設計師」,。
2017年5月12日晚,楊振寧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一起參加清華研究生會組織的「巔峰對話」,,「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身份從35歲起一生緊隨著他。尹夕遠攝
半個多世紀之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中國輿論場上,,這位在國際上備受尊崇的「greatscientist」、當年「神話里面的人物」卻在遭受庸俗的解讀,,因為與翁帆的婚姻,,他像娛樂明星一樣被輕佻地談論,經(jīng)過歪曲或刻意編造的偽事實也隨處可見,。甚至有人編造翁帆父親娶了楊振寧孫女的謠言——這一謠言出現(xiàn)時,,楊振寧的孫女才7歲。
人們似乎已經(jīng)沒有耐心了解傳奇——他深邃的工作與普羅大眾之間的遙遠距離更加劇了這一點,。
一位網(wǎng)友在指責楊振寧的留言后面連發(fā)了幾個反問:「你聽說過楊-米爾斯理論嗎,?你知道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建樹嗎?你知道楊振寧在物理學史上的地位嗎,?」
答案多半都是否定的,。
與楊振寧關系密切的中科院院士葛墨林氣憤不過,寫了一篇辟謠和解釋的文章,,但被楊振寧壓下了,。楊振寧回復他,除了討論物理,,其他的事都不要管,,我一輩子挨罵挨多了?!赴ちR」是從他1970年代走出書齋開始的,。首先罵他的是臺灣方面和美國親國民黨的華人。1949年以后,,美國華人社會中一直「左」,、「右」對立。有親國民黨的報紙稱他是「統(tǒng)戰(zhàn)學家」,,勸他「卿本佳人,,好好回到物理界,潛心治學吧」。蘇聯(lián)也罵他,,一份蘇聯(lián)報紙指控他是「北京在美國的第五縱隊」的一分子,。
1971年,去國26年的楊振寧以美國公民身份第一次訪問中國,,周恩來設宴招待,。此后他幾乎每年回國訪問,持續(xù)受到中國官方高規(guī)格禮遇,。他敬佩毛澤東和鄧小平,,對新中國抱有很多的希望和敬意?;貒ň雍?,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國情懷時常從他的公開發(fā)言中流露出來。一些人也因此批評他對當下體制批評太少,,維護過多,。
也許名聲的確是誤解的總和,圍繞楊振寧的各種聲音都對他缺乏真正的了解和理解,。在《人民日報》的一次采訪中,,楊振寧回應說:「我知道網(wǎng)上是有些人對我有種種奇怪的非議,我想這里頭有很復雜的成分,。我的態(tài)度是只好不去管它了,。」
但輿論在某些時刻還是影響了楊振寧的現(xiàn)實生活,。
從美國回到清華后,,他給120多位本科生開了一門《普通物理》,一位聽過這門課的清華學生回憶,,楊振寧的課對于剛剛高中畢業(yè)的他們來說難懂,,后來讀博士時他才意識到,當年課上聽的是「武林高手」的「秘訣」,。這門課只開了一學期,,除了楊振寧的身體原因,也和他與翁帆的訂婚消息公布之后媒體的「干擾」不無關系,。一位記者在報道中描述了「最后一課」的場景:「在一群保安的簇擁下,,一個身穿黑呢子大衣的老人從走廊的盡頭走來,瘦弱的身材使他看上去顯得有些高大,,頭發(fā)上還散落著幾朵尚未融化的雪花,。路面很滑,但老人的步伐卻并不比年輕人慢,,一轉眼的工夫,,就進入了教室,。保安隨即迅速把門牢牢地關上,由于門上的玻璃被報紙覆蓋得嚴嚴實實,,對于教室里發(fā)生的一切,,站在外面的人什么都看不見。5分鐘之后,,教室里隱約傳來講課的聲音,?!?/p>
「后來再要上課就比較有困難,,」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朱邦芬有些遺憾,「原來我的希望是把整個大學物理能夠講完,,但后來沒有講完,。」
偉大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