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外地游客樂游頤和園,、天壇,、動物園的時候,本市的游客卻錯峰出游——在這個值得所有中國人紀念的日子,年輕的“80后”們帶著孩子來到市屬公園,,游覽紅色景點,,聆聽革命先輩的故事成為這個假日最美的風(fēng)景。據(jù)悉,,陶然亭的高君宇石評梅墓,、香山公園的雙清別墅游客都大幅上漲。
游客瞻仰高石墓,。崔紅/攝
昨天迎來國慶假日第6天,,市屬11家公園共待客57萬人次,頤和園,、天壇公園均突破10萬人次,,動物園7萬人次,北海公園6萬人次,。此外,,城南的“市民公園”陶然亭游客達到5萬余人,多為家庭游,,湖心島上的高石墓累計待客超過5萬人次,,同比增長3成以上。
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國慶假期,,不少父母都帶著十來歲的孩子參觀、致敬高石墓,,甚至有父母給墓碑獻上菊花,,為孩子們細讀碑文。陶然亭是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市開放的第一個市民公園,。而高石墓既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園內(nèi)不多的文物之一。高君宇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批黨員,,曾擔(dān)任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他與師大附中的女教師石評梅相戀?!岸て摺睉K案發(fā)生后,,身為罷工領(lǐng)導(dǎo)者之一的高君宇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石評梅不顧個人安危,,多次掩護高君宇脫離險境,。正當(dāng)這對革命情侶準(zhǔn)備結(jié)婚時,高君宇因積勞成疾,,于1925年病故,,依照遺愿將其埋葬在他曾從事過革命工作的陶然亭畔,。石評梅常來陶然亭看望高君宇,三年后她因病去世,,葬于高君宇墓旁,。
1952年陶然亭辟建公園,高石墓遷往南郊人民公墓,,1956年周恩來總理審查北京市規(guī)劃總圖,,談及陶然亭及高石墓時指出“革命和戀愛并不矛盾,留著它對青年人也有教育,?!蓖?月高石墓遷回公園。但是“文革”期間,,墓身受損,,高、石遺骸得不到保護,,在鄧穎超同志的干預(yù)下,,送到八寶山保存,1971年遺骸火化,。1984年高石墓重建,,葬有高君宇的部分骨灰、石評梅的遺物,。
高石墓雖然著名,,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他們的愛情故事,,在志愿者的解說下,,這段感人的愛情故事漸漸清晰起來,很多游客的心情沉重,,感慨新中國的來之不易,。而就在墓園的旁邊,不少市民正在跳著集體舞健身,、娛樂,,沉浸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
據(jù)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介紹,,國慶假期6天來,,市屬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紀念場所接待游客80萬人次,預(yù)計國慶假期有百萬游客參加公園紅色游,。由于游客數(shù)量眾多,,各公園都加大了講解次數(shù)和志愿者人數(shù),。
目前,市屬11家公園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紀念標(biāo)識場所共20處,其中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7處,。包括香山公園雙清別墅,、陶然亭公園高君宇石評梅墓、慈悲庵、北京植物園“一二·九”紀念亭,、頤和園耕織圖景區(qū)、玉淵潭少年英雄紀念碑,、天壇神樂署外“侵華日軍細菌部隊遺址”紀念地等,,市民可預(yù)約免費講解。 首席記者 崔紅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累計接待游客244萬人次,,日均游客接待量達6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