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老梁(左)和小梁在分揀快遞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艷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
國慶前夕的一天中午,秋陽仍然熾烈,,在武昌黃鸝路一處居民小區(qū),楚天都市報記者找到梁萬風的快遞站點,。他停好電動車,,從筐里拎出一盒飯,坐在一堆快件中間,,就著午餐打開了話匣子。從最普通的快遞員,,到盤下一個快遞站點,,9年過去,這個1991年出生的襄陽農(nóng)村小伙,,一年前在武漢擁有了自己的房子,。
從快遞員到快遞站老板
因為家貧,梁萬風初中畢業(yè)就外出打工,。2008年來到武漢,,他第一份工作是在武昌中北路一家物流公司當快遞員,“沒文化沒技術(shù),,只能送快遞啦,,月入三千,還行,?!?/p>
說到變化,他手一揮,,“當時整條中北路一天只有七八十個快件,,現(xiàn)在一家不算大的單位每天就有這么多單?!?/p>
2011年,,小梁所在快遞公司改革,他嗅到機會來了,。在武昌黃鸝路一個小區(qū)跟人合租下一套兩室兩廳,,請了一兩個員工,他承包的公司東湖路站點開張,,負責周邊六七家單位和七八個小區(qū)的快遞業(yè)務(wù),。此后,除了春節(jié)期間能休息15天,,幾近全年無休,。
每天早上六七點他就開始忙碌了:到公司取快件,回站點分揀,、送貨,,中午回站點輸入已簽收快件編號,午餐,,接收公司第二批快遞貨物,,送貨并上門收取要發(fā)送的快遞,,把收取的快件送到公司……“一般忙完都到晚上八九點了,只能隨便吃一點洗了睡,,太累了,。”遇到“雙11”等商家促銷季,,他需要忙到半夜,。
去年買了房想早點成家
記者跟梁萬風快聊完的時候,50歲的老梁才騎著電動車回來,。大約兩年前開始,,梁萬風發(fā)現(xiàn)員工不好請,“人工越來越貴,,每個月4500元錢還不一定找得到人,。”他只好把在老家務(wù)農(nóng)的父親老梁接來武漢一起干,。
老梁走進簡陋的廚房炒了一碗花飯作午餐,。他邊吃邊說:“太忙了,我妹妹家住沌口,,去年初來到武漢到現(xiàn)在也只見了兩次面,。”記者問他,,是不是對兒子的自強自立感到欣慰,,老梁憨厚一笑:“農(nóng)村來的娃,不拼怎么行,?”
去年9月,,小梁貸款買了一套128平方米的三居室。他說:“有點遠,,不過對我來說,,能在武漢立足已不容易,不想把自己弄得壓力山大,?!?/p>
今年26歲的小梁還沒有女朋友,相過一回親卻沒結(jié)果,,小梁呵呵一笑,,“還不是因為太忙了,爭取能在三十歲前成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