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瓊(資料圖)
新華社成都2月18日電 善于待人,、寬于容人,、樂于助人、嚴(yán)于律己——20歲那年,外公把李光瓊叫到床前,,伸出4個手指頭,,她念出這16個字,,老人就走了,;如今她也耄耋之年了?!拔乙欢〞裢夤粯?,把這16個字踐行至人生最后一刻。”
最美“包租婆”
成都市中心林蔭街一座名為“南虹和苑”的老舊院落里,,底層有一間面積僅有40平方米的房子,,那里先是李光瓊與老伴的愛巢,后來成了白血病患者的“港灣”,。
26年前,,一位白血病患者的母親找到中介,希望能在華西醫(yī)院附近租一個便宜房源,。中介告訴她:“跳傘塔街道有一個愛幫人的‘好婆婆’,,你們可以去找她?!?/p>
患者叫小菲,,當(dāng)時剛讀小學(xué)六年級,,專門從雅安趕到成都治病,。高昂的醫(yī)療費(fèi)用,讓她家無法承擔(dān)更多的住宿開支,。李光瓊免去了她們的房租,,還給了150元作為日常補(bǔ)貼。
小菲在李光瓊家住了一年后,,病情好轉(zhuǎn),,但回去后又復(fù)發(fā)且不可逆轉(zhuǎn)。醫(yī)生建議抓幾副中藥緩解小菲的疼痛,。李光瓊心里也痛,,拿出100元給這對母女當(dāng)路費(fèi),又請來消防隊員們幫忙送到茶店子車站,,“聽說他們又給母女倆湊了幾百元,,還買了票送上車”。
不到一個月,,李光瓊接到小菲母親的電話,,聲音里滿是顫抖和悲傷,“她對我很感激,,而我很難過,,這是我收留的年幼孩子中唯一去世的一個?!?/p>
故事很快就傳開了,,更多病人找上門來。只要還住得下,,李光瓊來者不拒,。最多時一天有十幾家人搭伙。“有時我都找不到煮飯的地方,,只有等他們吃完后再煮面,。”
包括小菲母女在內(nèi),,26年時間,,李光瓊幫助了100多戶白血病家庭。記者想問她要一個患者的聯(lián)系方式,,她說“沒有”,,“我的鑰匙就放在門衛(wèi)那,有人來了,,自己拿去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