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時電子報”5日報道稱,,大陸惠臺政策一波接一波,,但蔡英文當局除了搬出法規(guī)限制阻擋,,扣上“國安”疑慮的帽子,,并未提出有效對策,。對此,一名臺陸委會咨詢委員日前在私底下談話中表示,,“最近有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讀建中(編者注:臺灣最有名望的高級中學之)的兒子,說什么都要去大陸念清華,,擋都擋不住,。他們的同學都在講,念臺大不如念(大陸)北大,、清華,!”……
報道稱,這名委員直言,,過去可能是在大學畢業(yè)后去大陸找工作,,但現(xiàn)在有意愿赴陸的年齡已經(jīng)下降到高中升大學。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過去臺生大概學測67,、68級分可以申請上,今年名額雖然增加,,但是競爭也變激烈,,大概要71級分才能錄取。
他認為,,無論在商學院,、人工智能等領域,,到大陸發(fā)展都成為趨勢,大陸各方面的進步發(fā)展,,加上不斷頒布的惠臺政策,,“這個東西非同小可,,已經(jīng)不是惠臺不惠臺,,而是市場行為”。
該委員還說道,,臺陸委會咨詢會議上,曾有不少委員提醒蔡英文當局應及早因應,。但總被回應這不行,,那不行?;蛘呖桃鈴娬{(diào)赴大陸的限制及風險,,未提出積極應對的有效做法,。殊不知臺青赴陸已是市場行為。
對此,,他呼吁臺當局應該重新審視,、研究過去馬英九政府時代所簽署的23項兩岸協(xié)議,提早為大陸接下來可能的對臺作為找到應對措施,。
香港香港中評社此前曾發(fā)表評論認為,,盡管兩岸關系目前的發(fā)展極不平順,但臺灣青年特別是青年學生的大陸熱卻持續(xù)升溫,,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長期趨勢和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重要亮點,。原因有五點:
第一,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礎,。臺灣青年到了大陸,,無論是長期學習生活或工作,還是短期的參訪交流或旅游觀光,,都不難對兩岸同文同種和“兩岸一家親”有切身的感受和認同,。
柯潔被清華錄取 近日,,體總發(fā)布了《2019年優(yōu)秀運動員免試入學推薦名單》,,一批在體育領域獲得亮眼成就的運動員獲得了免試入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