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也嘗試使用了一下新上線的順風車功能,現(xiàn)如今,,打開順風車功能后除了看到“恢復順風車服務”的通知,乘客還需要完成注冊身份驗真,、接單身份驗真、隱私保護設置,、夜間出行保護等六項安全措施才能開啟順風出行,。
其中,,在身份驗證中,,乘客和車主都需要上傳身份證。但上傳中并沒有“從圖庫中選擇”功能,,也就是說上傳的身份證必須只能是現(xiàn)場拍攝的,不能使用圖片和此前拍攝的照片,。上傳身份證后,,還需要進行人臉驗證,要求將正臉對準攝像頭,,根據(jù)提示分別做出“點頭”“眨眼”“張嘴”“搖頭”等動作,,待臉部識別后才算完成這一步驟,。
目前來看,之前滴滴所承諾的所有整改措施已經(jīng)體現(xiàn)在了平臺上,。對此,,乘客們對于這一次整改也表示了支持。
市民1:“如果把這些措施都補上去了,,完善了之后,肯定就信任它了嘛,,安全系數(shù)就高一些了。”
市民2:“原本有實名制,,但是沒有對人隨時那種匹配去檢查,現(xiàn)在人臉識別做了應該是有用的,。”
市民3:“覺得也是對咱們安全的一個加強維護,,而且我看了,,如果現(xiàn)在打車的話,我們現(xiàn)在還有一個女性的維護計劃,,可能大家都會比較放心一些,。”
30公里以上需再次人臉識別,盲人乘客建議增加語音提示功能
不過,,順風車業(yè)務的安全性保障了,但是也有一些乘客認為現(xiàn)在的出行體驗仍不盡人意,。據(jù)一些媒體報道,新上線的順風車功能,,或許是因為安全驗證比較繁瑣,導致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都感到接單時間變長了,從而也導致專車和出租車的需求增長,,叫車好像變得更難了,。除此之外,昨天中國之聲還接到一位盲人聽眾代先生的電話,,他表示,,當乘坐30公里以上順風車時,平臺還會再次要求乘客進行人臉識別,,但是由于沒有語音提示,,對于存在視覺障礙的人群來說,出行變得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