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當大多數(shù)人還在睡夢中時,,在蘇州的月月一家卻已經(jīng)匆匆起了床,,打開了自家的廢品倉庫,開始分揀廢品,。他們必須趕在回收廠6點的卡車到來之前將廢品打包,。這份特殊的工作,26歲的月月一干就是十年,,平均每天都要賣出兩卡車的廢品,。盡管整日穿梭在成堆成堆的“垃圾”里,但這個年輕的90后姑娘并不避諱自己的工作,,她還希望更多人能正視廢品回收這份工作,。
最初開始接觸到這份工作時,月月還只是一個16歲的女孩,。那是2008年,,月月的父母從安徽六安來到蘇州從事廢品回收,留下她獨自一人在老家,;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的月月,,隨后也放棄了自己的學業(yè),來到蘇州和爸媽一起回收廢品,,開始近距離接觸到這門“生意”,。
“那時候真的不理解父母,,干這一行又臟,,真的太累了”月月無奈地說道。十六七歲正值女孩子愛美愛打扮的年紀,,月月卻整天要和“垃圾”廢品打交道,;通常一天分揀下來,全身上下沒有一處是干凈的,;讓她最難受的還是周圍人的異樣眼光和議論,。長期的沉默終于在兩年后爆發(fā)了,2011年月月離開了父母,,獨自一人跑到常州的一家電子廠工作,。
然而新的生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在電子廠上班,,同樣是高強度工作,每天除去吃飯時間,,要持續(xù)工作10個小時,,每月也只有1700元的工資,這勉強只夠自己日常開支,。正是在這樣的嚴格的工作環(huán)境下,,月月逐漸意識到了父母的艱辛和不容易,她決定回到父母身邊幫忙,,照顧父母,。于是在2013年,月月重新回到蘇州,,和父母一起收廢品,,一直做到現(xiàn)在。
經(jīng)過了十年的“收廢品”生涯,,月月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一家中大型的廢品回收店,。平時將小販們的廢品收到店里,;月月和家人再將收回來的廢品進行分揀,集體裝包后再裝車賣給回收廠,?!笆諒U品也是一門學問,塑料種類很多,,價格也不一樣,,要分開算錢”,分揀是月月最頭疼的工作,。收來的廢品里什么東西都有,,需要一件一件地挑,有些不同的材質(zhì)在外觀上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只能拿打火機燒下,,靠味道來辨別。
“比如我們喝的飲料瓶,、家里油壺屬于PET滌綸料;喝的椰汁,、洗潔精壺屬于HDPE低壓的聚乙烯,;自來水管屬于PPR料……”這些常見的塑料制品材質(zhì),月月已經(jīng)熟背于心,,經(jīng)過挑選后,,這些廢品會在粉碎廠加工成粒子,然后再次加工成別的產(chǎn)品,。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像許許多多像月月這樣的“廢品回收”勞動者,,我們的生活中將會增添多少垃圾呢,?
由于傳統(tǒng)的刻板印象,,廢品回收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是又臟又累,、很不體面的工作;一次,,兩個年輕老板來店里回收廢品,,偷偷地問月月媽媽,你女兒不會也是干這個的吧,?月月媽趕緊解釋到“她只是幫忙稱稱貨算賬的,。”但是月月自己卻并不忌諱這份工作,,她說:“收廢品又不偷又不搶,,憑自己本事掙錢,,有什么丟人的呢?”
其實,,在幾年前,月月也曾顧及過這份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她從不刻意的和別人提起自己的工作,,同學朋友問起來也不敢回答。后來,,隨著社會對“廢品回收”和環(huán)保的認識進一步加強,,還有月月自己的成長,讓她漸漸有了自信來“正視”自己的工作,?!安贿^,如果出門的話,,時間允許我還是會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凈凈的,。”這就是月月,,一個“收廢品”十年的90后女孩,。
原標題:10小時心臟停跳50次 一場感冒差點要了90后姑娘的命一場看似普通的感冒竟導致心臟驟停50次左右,。前不久,28歲姑娘小王因為一場“感冒”差點丟了性命,。
他們不知道什么叫做音符,,因為他們從未聽過這世界任何的聲音;他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囈語,,因為他們從未開口說過一句話,,他們就像折翼的天使,期待公眾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