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刷臉時代我們的個人隱私或財產安全嗎,?專家解讀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qū)時“刷臉”開門,,坐高鐵時“刷臉”進站……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也就是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fā)布了一份《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
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具體用途當中“刷臉支付”最為普及,。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泄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
正如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使用人臉識別,,但同時也在擔心,四處“刷臉”會不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八⒛槨睍r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
對于人臉識別,,多數(shù)人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方便快捷,,而恨的當然就是安全風險,。
今年8月13日,杭州錢塘新區(qū)公安部門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在多個網絡平臺盜取了數(shù)千條個人信息準備倒賣,。
而今年年初,浙江衢州也破獲了一起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案,,犯罪嫌疑人使用盜取的信息注冊某金融平臺賬號,,非法獲利數(shù)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換臉技術”非法獲取公民照片進行一定預處理,,而后再通過“照片活化”軟件生成動態(tài)視頻,騙過了人臉核驗機制,,得以實施犯罪的,。
明明不是自己的臉,也能通過人臉識別嗎,?以使用率較高的人臉識別解鎖手機為例,,科研人員用面具代替人臉,進行了測試,。
測試中,,科研人員先將手機放置在一個三腳架上,,再在手機對面放上面具,然后進行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調節(jié),,通過幾次比對,手機被成功解鎖了,。這代表手機將面具識別成了人臉,。
專家表示,這款面具的制作成本并不高,,只要不是在極暗或極亮的背景下,,通過面具或頭套進行人臉識別的成功率高達3成。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斐蓡T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科研工程師 王嘉義:3D打印就可以制作出來一個精度尚可的一個人臉面具,,頭套也是同樣的制作原理,。
專家表示,目前最簡單的人臉識別,,只需要采集,、提取人臉上的六個或八個特征點就能實現(xiàn)。
而復雜的人臉識別,,則需要采集,、提取人臉上的數(shù)十個乃至上百個特征點才能實現(xiàn)。
相比于解鎖手機,,“刷臉”支付,、“刷臉”進小區(qū)等應用,采集的人臉特征點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目前已經研發(fā)出了專門針對生物特征的活體檢測技術,可有效識別掃描對象的生命體征,,大大降低了識別系統(tǒng)把照片或面具當人臉的風險,。
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斐蓡T 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 張兆翔:比如說我們很多時候在傳感器當中用到的近紅外的攝像頭,,近紅外攝像頭一方面可以采集人臉當中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采集人臉的溫度,,包括它隨著溫度的變化所帶來的一系列的這個變化。
這些變化的信息是可以幫助我們去判斷這張人臉究竟是一張照片,,是一個視頻,,還是一個真正的活生生的真實的人臉。
活體人臉檢測技術主要集中在人臉細微動作,、3D人臉重建,、紅外人臉檢測三領域。
而更多的活體生物識別技術也在不斷拓展。
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張兆翔研究員現(xiàn)場為我們演示了“視頻心率檢測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鎖定皮膚區(qū)域,提取人體生理脈搏信號,,經過多種濾波處理從而得到心率,。
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斐蓡T 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 張兆翔:比如我們可以根據(jù)人臉的膚色,隨著心跳的血流變化的規(guī)律,,從當中抽取微弱的信號,,這種微弱的信號可以去估算這個人的心跳是怎樣。
這個技術在整個人臉識別系統(tǒng)中,,還可以用于活體的檢測,,如果是一個照片我們是估算不出心跳的,而只有真實的人臉才能估算出心跳,,這個也可以幫助我們去提升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在專家看來,當下人臉識別技術的風險點,,更多集中在存儲環(huán)節(jié),。那么我們的人臉信息被采集之后,究竟保存在了什么地方呢,?
專家介紹,由于人臉識別應用五花八門,,也沒有統(tǒng)一的行業(yè)標準,,大量的人臉數(shù)據(jù)都被存儲在各應用運營方或是技術提供方的中心化數(shù)據(jù)庫中。
數(shù)據(jù)是否脫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于算法訓練、哪些會被合作方分享,,外界一概不得而知,。
而且,一旦服務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臉數(shù)據(jù)就會面臨泄露風險,。
為了封堵這個漏洞,專家提出了分層授權,、分布式存儲的數(shù)據(jù)脫敏和加密方式,。
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斐蓡T 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 張兆翔:人臉識別從一張人臉的這個原始的圖象,到它整個信息抽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分層級把不同的一個階段,,分配使用在不同的使用者的手上。
在一個脫敏的數(shù)據(jù),或者是脫去它的本身的一個ID信息的情況下面,,去進行一系列的人臉識別的服務的提供,。
專家進一步指出,人臉數(shù)據(jù)存儲應該建立更嚴格的標準和規(guī)范,,技術開發(fā)方,、App運營方不能成為各自為戰(zhàn)的數(shù)據(jù)孤島,只求技術更迭,,忽視隱私風險,,而是應該在更趨嚴格的監(jiān)管,以及法律和行業(yè)規(guī)范下采集,、使用,、存儲數(shù)據(jù)。
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斐蓡T 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 張兆翔:其實從安全性的角度來說,,我們迫切需要行業(yè)能夠提供一套標準,,使得我們能夠有一個規(guī)范去遵循,這樣可以有效防止這種人臉這樣一個敏感的身份數(shù)據(jù)的一個泄露情況,。
越來越多的人在越來越多的場合使用人臉識別,,想象一下,,當這些匯聚在一起,,是多么海量的人臉信息,。那這些人臉信息又被用來做什么了呢,?部分技術開發(fā)商或App運營商的確存在信息泄露的問題,,造成有人臉信息被濫用,,甚至形成了黑色產業(yè)鏈,。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瀏覽商家的素材庫,,里面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滿個人隱私內容的照片。當記者詢問客服,,這些圖片是否涉及版權時,,客服矢口否認,但卻提供不了任何可以證明照片版權的材料??梢韵胂?,這些包含個人信息的人臉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那么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蒙受財產損失之外,,甚至還有可能因自己的人臉信息被用于洗錢,、涉黑等違法犯罪活動,而卷入刑事訴訟,。對此倒賣人臉信息的違法行為,,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
減少信息泄露,,需要人臉識別技術不斷升級,,而技術升級如何實現(xiàn)呢?這就要說到海量人臉信息的另一個用處了,。
專家表示,人臉識別技術的發(fā)展,,不僅需要不斷優(yōu)化算法,,更需要海量的人臉數(shù)據(jù)用于訓練和測試。而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絕大多數(shù)的人臉數(shù)據(jù),,都被技術提供方用來進行系統(tǒng)錘煉了,。且用于錘煉系統(tǒng)的人臉數(shù)據(jù)都是已經被脫敏處理過的大數(shù)據(jù),不再帶有個人信息,,直接或間接都無法識別對應到自然人的身上,。
除了技術的不斷提升,破除人臉識別領域的風險,,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更加必不可少,。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針對人臉信息被濫用、盜用,、隨意采集的現(xiàn)象,,法律專家朱巍指出,《網絡安全法》明確將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納入個人信息范圍,,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收集、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征得該自然人或其監(jiān)護人同意,。且被采用者同意后還有權撤回。
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斐蓡T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簭?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決定開始,就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合法性,,正當性和必要性原則,這是個人信息采集和使用處理的一個最基本的叫九字原則,。同時還有告知,,比如說我去了一個場所,別人采集我的信息我完全不知道,,不知情這不行,。必須要事先告知,而且要征求個人的同意,,包括使用目的,、采集方式、保存的期限等等,。第二個,,如果我開始同意,我也允許他處理我的個人信息,,但是我事后后悔了,,這個在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中叫撤回同意,,我撤回了。這個權力是交到被搜集的,,我們個人手中的,,既可以同意、可以授權,,當然也可以拒絕,、可以撤回。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正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草案提出,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采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并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所收集的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個人單獨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有專業(yè)數(shù)據(jù)顯示,,到2022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將達75.95億美元,,約合508億人民幣,。而在我國,截至今年10月14日,,人臉識別相關企業(yè)已經突破1萬家,,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100億元。如今人臉識別已在金融,、教育,、交通、政務,、醫(yī)療等領域得到了深化應用,,相信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相關行業(yè)規(guī)范、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人臉識別會不僅更便捷,,而且更安全。
原標題:中國富豪海外全款購豪宅:5.7億人民幣如何變8000萬歐元,出現(xiàn)在意大利樓市,?近日,,意大利媒體報道稱
2022-06-25 09:14:18中國富豪海外買豪宅原標題:黑龍江鶴崗市委原書記張恩亮被“雙開” 跑官買官并被騙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訊 據(jù)黑龍江省紀委監(jiān)委消息:日前,經黑龍江省委批準
2022-05-18 13:36:49鶴崗市委原書記被雙開:買官被騙原視頻:多地現(xiàn)“變臉”詐騙案 合成一個視頻最低2元一段視頻,、一段語音未必是真人拍攝或者錄制,。
2022-04-14 07:47:23詐騙返回艙在返回地面過程中會與大氣層進行劇烈摩擦,,表面能達到一千攝氏度到三千攝氏度的高溫,但艙內的航天員卻看起來非常舒適,、“感覺良好”,,這是為什么呢?4月20日
2022-04-21 20:26:09面對上千攝氏度的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