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讀不懂古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典故不熟悉,。我覺得看一些簡單的注釋就可以了。典故方面的積累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形成比較扎實的積累,,就是拿一本比如說《李太白全集》,清代王琦的注,,每一個典故,、名物王琦在詩的后面都會引用,但他的引用不煩瑣,,把這樣一本書仔細讀下來,,包括注釋都仔細讀,如果能這樣讀幾遍,,你對典故就很熟悉了,。這方法看上去好像很笨,其實是很快的積累方式,,我們總是想速成,,其實東晃一下、西晃一下,,什么也留不下,。
新京報:現(xiàn)在有些平臺上關(guān)于古詩詞的音頻、視頻點擊量都挺高的,,你怎么看這種現(xiàn)象,?
三書:我覺得有些是刻板、教條的講解,,那為什么這么多人在聽,?后來想一想,,這也不是壞事,說明大家有這個需求,。為什么會有這個需求,?現(xiàn)代生活讓我們感覺失去了根,失去了家園,,這種漂泊感,、碎片感,對家園的渴望,,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自己讀唐詩也是這樣的感覺,唐詩好像是我心中的家園,。
新京報:最后一個小問題,。記得之前有讀者留言問過類似“三書是誰”這個問題。你會怎么回答這個問題,?
三書:這至少說明讀者對文章感興趣,,才會對作者感興趣。我也并不是故弄玄虛,,但我的確有一點想把自己隱藏起來,。我很愿意和讀者面對面、像朋友一樣聊一聊古詩詞,,但在沒有到那個階段之前,,我覺得作者最好隱去,不要知道他/她是誰,,這樣就能非常純粹地,、不帶任何預設(shè)或偏見地讀文字。這有一點像佛法上說的,,依法不依人?,F(xiàn)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的,依人不依法,。這個人頭銜很高,、名氣很大,閃耀著各種光環(huán),,我們聽的時候就都不敢對他有什么質(zhì)疑。
我也不想讓別人覺得我是個專業(yè)讀者,。記得有一次回復過一個讀者,,說我也只是一個讀者,和你一樣,。其實就是這樣的,,這是我的真心話,。不要把我當成一個專業(yè)的文學閱讀者或研究者。說老實話,,我到現(xiàn)在都不會自我介紹,,真的不會。就覺得很奇怪,,每次寫簡歷,,每次都是那些什么什么東西。我們很多人應(yīng)該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我們?nèi)耸且粋€無名無姓的,、豐富的生命存在,是多維度的,。名字叫什么,、生于哪里、上什么大學,,這些都是標簽,,標簽能構(gòu)成你嗎?你一旦說了這些標簽,,別人就會用這些標簽拼貼出一個人,,這樣讀者就很難真正地感受你了。
▲家庭成員之間的冷淡或漠視,,作為一種冷暴力,后果不亞于身體侵害,,同樣不為法律所容忍
2022-03-27 18:51:00新京報▲6月6日,,北京豐臺管控區(qū)考生帶著行李陸續(xù)走進自己的房間。新京報記者陶冉通訊員徐偉攝 6月7日,,又是一年高考日,。在每一年的重要時間刻度上,,恐怕沒有哪個日子能比高考日更牽動人心
2022-06-07 00:11:16新京報▲5月24日,豐臺區(qū)芳星園二區(qū)核酸檢測點,,居民核酸采樣前進行個人信息登記,,工作人員旁邊放置了電風扇
2022-05-27 00:00:59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