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不僅將改變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也正在改造歐洲人的世界觀。近期歐洲智庫和高校發(fā)表的一系列民調和研究報告表明,,令歐洲人驚訝且沮喪的是,,無論在對烏克蘭危機前景的看法上,還是在對當前國際秩序變化的認識上,,國際社會的主流民意與歐洲的主流認知大相徑庭,。而且,歐洲所堅持的一些關于俄烏沖突性質及出路,、減少相互依賴“去風險”以及兩極秩序必然性等觀念或原則,,越來越難找到有力的邏輯支撐和現(xiàn)實依據,因此也難以得到其他地區(qū)和國家的積極正面回應,。這種現(xiàn)象會在進一步消解當前一邊倒的“挺烏反俄”政策合法性的同時,讓歐洲不斷產生“去中心化”的挫折感,,進而深刻地改造歐洲人的世界觀。
首先是在俄烏沖突的性質和出路問題上,,歐洲發(fā)現(xiàn)有關沖突性質黑白分明的判斷并非主流,。歐洲以外的多數國家并不關心沖突的“道德性質”,也不接受歐美有關“烏克蘭不能輸,、俄羅斯不能贏”的目標,。其中與歐美對立的觀點直指俄烏沖突已經成為服務于美國全球戰(zhàn)略的“代理人戰(zhàn)爭”,大多數民意也并不關心沖突能否達成政治解決,,而是以盡快停止沖突為最大訴求,。
其次是歐洲發(fā)現(xiàn)盡管它仍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市場、移民和旅游目的地之一,,但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民眾并不那么認同或支持歐洲的價值觀和制度。這種被歐洲看作是“點菜式”的投機性固然令其深感不解但卻是最真切不過的現(xiàn)實,。
最后是如何在變局中找準自身定位并維護利益的問題上,與由于要與美國保持政治立場一致而想在產業(yè),、技術上對中國搞“去風險”的歐洲不同,,國際社會多數成員并不拒絕反而樂意在與美國保持政治安全關系的同時,與中國擴大經貿合作和社會交流,。這一認識分歧反映在更宏大的國際秩序變化方向問題上,,與多數歐洲國家設想的中美“兩極爭霸”場景不同,國際格局的權力分化和世界秩序多極化的未來則更符合其他國家的預期,。
原標題:美媒:俄烏沖突“徹底改變戰(zhàn)爭樣貌”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道彭博新聞社網站2月23日刊發(fā)一篇文章,,題為《兩年的烏克蘭戰(zhàn)爭改變了軍隊的思維方式》,。
2024-02-28 11:39:44美媒:俄烏沖突“改變戰(zhàn)爭樣貌”當地時間5月4日,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北約和其成員國領導人正在做他們最擅長的事,,也就是造謠和煽動反俄狂熱,以便正當化歐洲規(guī)??涨暗能娛禄?。
2024-05-04 21:46:54俄羅斯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