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來,,各地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都進入了高發(fā)期,。此輪呼吸道傳染病呈現(xiàn)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的態(tài)勢,感染高峰是以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這樣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為主,。
針對這波呼吸道感染高峰,,科普中國邀請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yī)師李侗曾,就當前網(wǎng)絡上常見的關于呼吸道疾病誤區(qū)進行詳解,。
今年冬季為何會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高峰,?
是“免疫債”嗎?
今年冬季呼吸道感染人數(shù)超過前幾年同期水平,,而且感染者以兒童和青壯年人群為主,,老年人群相對較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類似情況,。
目前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在內的主流學者都考慮與“免疫債”或“免疫落差”有關,。因為過去幾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家通過戴口罩,、勤洗手,、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外出等措施降低了各種呼吸道病原體的感染,從而導致群體對呼吸道病原體的免疫屏障下降,,尤其是兒童群體這種免疫落差會更加明顯,。
另外,感染性疾病自身有流行周期,,通常3~7年會有一次流行高峰,,今年多種病原體恰好到了流行高峰的年份。
多種呼吸道病原體流行,,
疊加感染會增加重癥的發(fā)生率嗎,?
由于多種病原體都在流行,確實存在疊加感染,、混合感染,、反復感染的情況,,這些都可能導致患者病程更長、癥狀更復雜,、重癥風險更高,,住院需求增加。
從社交媒體來看,,感覺肺炎支原體患者特別多,,今年真的是支原體大年嗎?
肺炎支原體的感染也有流行周期,,確實每隔3~7年會有比較明顯的流行高峰,。今年肺炎支原體的感染人數(shù)較前幾年明顯增加,其中主要原因是符合流行的客觀規(guī)律,,當經(jīng)過幾年流行低谷期,,人群免疫屏障下降后,就會有一次流行高峰,。
另外隨著檢測手段的進步,,支原體的檢測率增加,檢出人數(shù)也會增加,,確實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醫(yī)療機構的檢測采樣抗體檢測會導致假陽性率增加。因為支原體本身存在很多輕癥和隱性感染者,,一部分人的抗體陽性可能是既往感染,,并不一定是最近感染的,這可能會導致支原體的假陽性率偏高,,也會影響后續(xù)治療方案和治療效果,。
當前流感感染率持續(xù)上升,
現(xiàn)在打疫苗還來得及嗎,?
來得及,,如果能接種,應盡快接種,。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能有效降低流感發(fā)生率以及感染后的重癥和死亡概率。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人體就會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
當前流感感染率比較高,尤其是流感重癥病例的高風險人群,,建議盡快接種,不僅能降低自己感染風險和重癥風險,,對家庭成員也有保護意義,。
已經(jīng)感染過流感病毒的人員,,如果沒有接種過流感疫苗,也建議盡快接種,。在同一個流感季節(jié),,可能同時有 2 種,甚至 3 種不同的流感病毒株流行,,感染一種病毒不會使機體產生對其他病毒的免疫力,,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預防多種流感病毒感染。比如,,今年冬天流感以甲型 H3N2 流感毒株,,但是也有少數(shù)流感病例是由乙型流感毒株引起的,因此即使感染過甲型流感病毒,,接種疫苗還可以額外獲得針對乙型流感病毒的保護,。
萬一中招,
如何確認自己是哪種病原體感染,?
知道自己是哪種病原體感染重要嗎,?
如果出現(xiàn)癥狀,需要盡量分析評估自己感染的是哪種病原體,,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有意義,。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哪種病原體感染呢?
第一是根據(jù)接觸史判斷,。
盡量了解自己接觸的人群中是否有發(fā)熱和呼吸道癥狀的人員,,是否有人已經(jīng)確診流感或者肺炎支原體感染,這些接觸史對判斷自己感染的是哪種病原體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接觸流感病例后出現(xiàn)發(fā)熱和咳嗽,、咽痛等癥狀,很可能是被傳染了流感病毒,。
第二是根據(jù)癥狀判斷,。
流感的典型表現(xiàn)是起病快,有高熱,、咳嗽,、咽痛和明顯的乏力、頭痛,、肌肉酸痛,、關節(jié)痛等癥狀,而肺炎支原體感染起病相對慢一些,,典型表現(xiàn)是反復高熱,,早起以干咳為主,后期可以有咳痰,,而普通感冒癥狀比較輕,,不發(fā)熱或者只有低熱,,典型癥狀通常是鼻塞、流涕,、打噴嚏和咳嗽,、咽痛,一般3到5天可以自愈,。
患者了解自己是感染的哪種病原體,,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有意義,尤其是流感,,早診斷可以盡早抗病毒治療,,降低重癥風險,縮短病程,,降低傳染風險,,尤其是對重癥病例高風險人群,盡早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降低重癥和危重癥風險,。
另外
流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診斷后應該及時隔離,避免傳染給周圍人,。對于肺炎支原體或者一些細菌感染,,診斷后使用抗生素治療同樣可以降低重癥風險,縮短病程,。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
一感冒發(fā)燒,
就要立馬就診嗎,?
或者達到什么情況要就診,?
普通感冒一般癥狀比較輕,3~5天左右可以自愈,,通常不需要到醫(yī)院就診,,主要是在家休息,可以使用解熱鎮(zhèn)痛藥物,、鎮(zhèn)咳祛痰藥物等緩解不適癥狀,。如果超過3天仍有反復高熱、有呼吸急促,、喘憋,、吸氣費力、胸悶,、胸痛,、進食差,、精神萎靡,、嗜睡等嚴重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感冒發(fā)燒后,,
如果在家護理要注意什么,?
出現(xiàn)感冒發(fā)熱癥狀,應該及時休息,,盡量與家人保持隔離,,盡量選擇有單獨窗戶的房間隔離。如果無法避免接觸家人,,雙方都要戴好口罩,,盡量保持一定距離,減少家庭傳播風險,,尤其是需要保護好家里的老人,、兒童、孕婦等有基礎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避免近距離接觸,。
患者自己要保證充分休息、適當增加液體攝入,、根據(jù)癥狀情況選擇解熱鎮(zhèn)痛藥物,、止咳化痰藥物。病情如果明顯加重,,或者超過5天沒有緩解趨勢,,需要及時就診。
這一波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
如何做好預防,?
首先是考慮疫苗接種,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盡量接種疫苗,,例如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各種疫苗的適應人群不同,如果沒有接種禁忌,,應該盡量通過疫苗接種保護自己,。
第二就是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的人員,應該及時自我隔離,,作好防護,,盡量避免傳染他人,,不提倡帶病上班上學,生病期間不參加聚會和探親訪友活動,。平時通過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注意咳嗽禮儀,、保持社交距離等方式保護自己,外出盡量減少在人多空氣流通差的場所的停留時間,。
您在這波呼吸道感染高峰中,,
有印象比較深的病例嗎?
今年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些患者是重復感染和混合感染,,有個同事的兩個孩子,第一次是8歲的哥哥流感,,沒過3天,,3歲的弟弟也流感了。提醒孩子的媽媽,,這種情況應該在哥哥診斷流感時候,,及時隔離弟弟,并且可以考慮暴露后預防使用奧司他韋顆粒來,。
結果哥哥流感康復后去上學,,不到一周又感染了肺炎支原體感染,這次媽媽及時隔離弟弟,,避免了弟弟被傳染,,可是又是2周后哥哥再次發(fā)熱、咽痛,,這次來了后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是猩紅熱,,是鏈球菌感染導致的,也是呼吸道傳染病,。
一個兒童一個月內三次呼吸道感染,,讓我印象深刻,這也提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預防是相對困難的,,大家應該重視起來,。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侗曾
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yī)師
海報新聞記者金立紅濟南報道“姥姥一直幻想視頻號和訂閱號里的東西,都是她喜歡的人發(fā)給她的,,但鐵老師(姥姥喜歡的舞蹈老師)基本沒有給姥姥回過微信,。
2023-11-06 17:18:20老人沉迷與訂閱號“戀愛”12月29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解釋了今年冬天氣溫波動劇烈的原因,。
2023-12-29 14:20:46今年冬天偏冷還是偏熱?氣象局回應原標題:過年不能吃藥,不然一整年都要吃藥,?相信很多人過年期間都會被長輩嘮叨,,過年期間不能吃藥,尤其是大年初一,,有個感冒發(fā)燒也讓忍一忍,。
2024-02-12 09:37:35過年不能吃藥?謠言冬季正值呼吸道感染高發(fā)季,,兒童是呼吸道病原體的易感人群。合理的居家養(yǎng)護有利于患病兒童的康復,,減少家長焦慮,。
2023-12-19 13:12:36兒童呼吸道感染居家照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