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是我國的傳統(tǒng)歷法,它對年,、月和節(jié)氣的安排是以月相盈虧和太陽周年視運動兩個自然周期為依據(jù)制定的,。
農歷根據(jù)月亮的朔望變化定月,全年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比公歷年(也稱回歸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0至12天,。
為了調節(jié)12個朔望月與一個回歸年的時差,我國古人采用設置“閏月”的方法,。
現(xiàn)行農歷“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每隔2到3年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
有閏月的年份叫閏年,,包含13個農歷月,年長384天或385天,反之沒有閏月的年份稱為平年,。
農歷甲辰年沒有閏月,,因此是一個平年,其對應的公歷日期為2024年2月10日至2025年1月28日,,共計354天,。
為何未來五年都沒有年三十?
不少人翻看年歷發(fā)現(xiàn),,自2025年起連續(xù)五年的除夕都是臘月二十九,,“年三十”為何消失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這是由我國傳統(tǒng)歷法的規(guī)則所決定的,。”
據(jù)介紹,,我國農歷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定義的,,稱之為“朔望月”。
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53天,,并非整數(shù),,而一個月的天數(shù)要用整數(shù)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
臘月逢小月的情形并不少見,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從2025年到2029年的連續(xù)5年,都沒有年三十,。
雖然年三十會“消失”,,但不管是臘月二十九還是臘月三十,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除夕卻一直都在,。
為何2024年和1996年日歷公歷重合,?
有網(wǎng)友偶然發(fā)現(xiàn),2024年的公歷竟和1996年出現(xiàn)重合,,元旦1月1日正好也是星期一,,雖然生肖、農歷不重合,,但是按照公歷計算每一天都對得上,,這種仿佛是回到過去的奇妙穿梭感引發(fā)討論。
5月4日標志著本年度最后一個“龍年龍月龍日”,,寓意著龍年里的好運與廣闊前程。在閔行區(qū),,諸多含“龍”字的道路編織了一幅獨特的城市脈絡圖,,不妨隨我一同探尋這些“龍”蹤
2024-05-04 18:02:36今年最后一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實時資訊】今日清晨,,我國迎來本年度首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的獨特時刻,。這一現(xiàn)象源于我國傳統(tǒng)的干支與生肖紀法,巧妙地將年,、月,、日、時四者與十二生肖中的“龍”元素相契合
2024-04-10 08:56:22今天75月4日,,這一天不僅僅是青年節(jié),,還承載著諸多傳統(tǒng)歷法中的特殊意義。按照古老的說法,,這天是“絕日”,,即立夏前的一天,象征季節(jié)轉換間舊氣息的終結
2024-05-04 13:39:305月4日近代彩瓷龍舟,。四川博物院供圖明末清初尤侃犀角雕六龍杯,。上海博物館供圖唐代金龍。上海博物館供圖龍山文化彩繪龍盤,。
2024-02-06 09:10:17去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