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西方討好印度或將以痛苦告終
《日經亞洲評論》近期一篇文章探討了印度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特別是在西方國家試圖借助印度平衡中國影響力方面的考量,。文章指出,,盡管美國及其盟友期望印度能彌補他們在軍事,、經濟等領域的不足,,以應對中國的崛起,,但這種設想過于簡化且不切實際,。印度目前的經濟實力,,即便是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也遠未達到能替代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的程度。盡管經濟增長率亮眼,,但其背后更多的是疫情緩和和基礎設施投資增加的推動,,而非市場內在力量的顯著增強。印度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高額的公共和私人債務,、經常賬戶赤字、裙帶資本主義、商業(yè)環(huán)境不佳及腐敗問題,,這些都阻礙了其成為制造業(yè)轉移的理想目的地,,尤其是考慮到教育水平、生產率和產品質量的局限,。
人口數量雖大,,印度的勞動參與率卻不高,尤其是女性就業(yè)率遠低于中國,,限制了其作為消費市場的潛力,。此外,印度軍隊雖規(guī)模龐大,,但在訓練,、裝備及現代化方面存在不足,加之內部矛盾待解,,使得其在防務合作中的作用有限,。日媒:西方討好印度或將以痛苦告終。
關于印度與西方的關系,,文章認為基于共同價值觀的論述顯得空洞,。印度被V-Dem研究所分類為“選舉專制國家”,顯示其民主制度面臨質疑,。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推廣的印度教至上主義,,與多元民主原則不符。
印度近期成為俄羅斯打折石油的主要進口國,,顯示出其在國際事務中獨立行事的一面,,不顧美國和歐盟的制裁壓力。西方的拉攏并未使印度在經濟改革上展現出更多決心,,反而可能導致其在區(qū)域外交上采取更加強硬的姿態(tài),,可能引發(fā)區(qū)域緊張局勢。
文章結論部分強調,,西方試圖通過與印度結盟來遏制中國崛起的想法忽略了多極化世界的現實,。面對全球性挑戰(zhàn),包括氣候變化和資源短缺,,沒有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國際合作難以尋求解決方案,。因此,基于舊有世界觀對印度的過度期待,,最終可能導致失望,。
12月28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2023-12-28 16:28:51國防部:“以武謀獨”終將以失敗告終6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路透社記者的提問,內容涉及日本外交部宣布計劃對中國企業(yè)和對外貿易實施制裁,,旨在阻斷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沖突中的支援,,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作出了回應
2024-06-21 19:50:40日將以涉俄為由制裁中企在俄烏沖突進入第三年的背景下,俄羅斯經歷了一個異常寒冷的春季,,莫斯科甚至在勝利日當天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降雪
2024-05-20 08:17:49美媒:俄羅斯人認為在對抗整個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