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教授魏新河為何能成座上賓
近期,,一位名叫魏新河的人士因虛構“遼寧理工大學”并自封為該校教授,參與了十多場遍布全國的學術活動而成為輿論焦點,。隨后,,其真實身份為錦州市林業(yè)和草原局員工的信息被揭露,,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對此,,錦州市林業(yè)和草原局于7月4日發(fā)布通報,,宣布已暫停魏新河的工作,并因其涉嫌招搖撞騙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據(jù)行業(yè)內(nèi)部人士透露,,學術會議通常并不直接帶來經(jīng)濟收益,,因此在參會資格審核時,重點在于提交的論文質(zhì)量,,對個人身份的驗證相對寬松,,導致此類虛構身份的情況較為罕見。一位與魏新河有過社交往來的知情者透露,,魏新河的朋友圈常更新他在各學術會議的參與情況,,同時,他還頻繁發(fā)布關于高考志愿填報,、大學生涯規(guī)劃等升學指導內(nèi)容,,以及組織學生參與高校研學活動的信息,這被認為是他提升個人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的策略,,以便更有效地提供升學咨詢服務,。
報道指出,魏新河在2022年內(nèi)多次以“遼寧理工大學教授”等虛構身份出席不同領域的學術論壇,,涉及傳統(tǒng)文化,、思政教育、新聞理論及法學等多個方面,。盡管“遼寧理工大學”并不存在,,他仍使用各種變體名字及不同的學院職位參與活動,甚至在某些場合的發(fā)言被公開報道引用,。例如,,他在探討李大釗初心使命的會議上發(fā)表文章,在阜陽師范大學的理論研討會上露面,,以及在關于高質(zhì)量教師教育體系,、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共同富裕法治保障等多個學術研討中均有發(fā)言或報告,。
對于魏新河為何要冒充教授身份,,一種觀點認為這可能是為了借助學術平臺提升個人形象,從而促進其升學咨詢服務的銷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會議組織方表示,在接到魏新河的投稿時并未嚴格核查其身份,,因為學術活動多為非盈利性質(zhì),,參與者多為具有學術道德的高校教師,不期望從中直接獲益,。然而,,這種寬松的審核環(huán)境似乎也為魏新河之類的個體提供了可乘之機,。
冒牌教授魏新河為何能成座上賓。
錦州市林業(yè)和草原局前工作人員魏新河因冒充教授等身份參與學術活動而被逮捕的案件有新進展,。8月6日,從錦州市古塔區(qū)人民檢察院獲知,,魏新河已被正式批捕
2024-08-06 20:50:54“冒牌教授”魏新河已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