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底完成在軌建造以來,,我國的空間站已成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中國航天史上目前規(guī)模最大、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平臺,。隨著神舟十九號飛船航天員乘組進入太空,,我國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的第四次載人航天任務正式開始,。
我國空間站具有多項技術特點。為獨立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2010年9月25日,,國家批準研制由13個系統(tǒng)組成的中國首座近地軌道載人空間站。經(jīng)過12年的努力,,2022年底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我國直接建造了達到世界第三代水平以上的多艙式空間站,產(chǎn)品和原材料全部國產(chǎn)化,,關鍵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空間站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三艙對接為基本構型,,形成水平對稱的T字構型。采用轉(zhuǎn)位機構和機械臂結合,,可以完成復雜艙外建造和操作活動,。
為了完成空間站的建造,,在2021年,我國先后發(fā)射了“天和”核心艙和兩艘“天舟”貨運飛船及兩艘“神舟”載人飛船,,進行了關鍵技術驗證,。隨后,在2022年,,發(fā)射了“問天”和“夢天”實驗艙以及兩艘“天舟”貨運飛船和兩艘“神舟”載人飛船,,使航天員的活動空間達到110立方米。從2023年起,,我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fā)展階段,,航天員采用乘組輪換方式,連續(xù)不間斷訪問,、照料空間站,,開展至少10年的空間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等應用活動。本次神舟十九號任務是該階段的第四次載人飛行任務,,他們將在軌駐留約6個月,,與神舟十八號乘組進行在軌輪換。
“天和”核心艙提供50立方米的活動空間,,用于統(tǒng)一管理和控制空間站組合體,,支持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的交會對接和在軌組裝,,配置了大型機械臂和備份氣閘艙,。“問天”實驗艙具備對空間站組合體統(tǒng)一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寬敞的專用人員氣閘艙,,支持航天員出艙活動,并配置了小型機械臂,?!皦籼臁睂嶒炁搫t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配置了貨物氣閘艙,,支持百千克級微小飛行器或多個規(guī)格立方星的在軌釋放需求,。
11月1日,神舟十八號與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交接儀式,,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儀式上,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和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分別在確認書上簽字
2024-11-02 19:21:03中國空間站的鑰匙就是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