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早晨,典哥走出地鐵站,,四下張望卻找不到一輛共享單車。他一路狂奔到辦公室,,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步數(shù),,心想今天肯定名列前茅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已有同事走了2萬步。下班后,,典哥在健身房走了一個小時,,回家再看微信運動,竟然有人已經(jīng)走了9萬多步,。
隨著智能手機,、手表和手環(huán)等計步工具的普及,“刷步數(shù)”成為一種新時尚,。很多人以占領別人的微信運動封面為目標,。那么,,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才對健康有益呢,?
上班開車,下班開車,,在辦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不少人屬于“未達到建議的身體活動水平人群”。青少年中身體活動不足的比例超過80%,。身體活動不足意味著動得太少,。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18至64歲的成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體育鍛煉,。
對于兒童來說,,缺乏運動會影響身體發(fā)育,導致超重和肥胖,。對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而言,,缺乏運動會增加慢性病的風險,如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糖尿病等。此外,,活動不足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和睡眠質(zhì)量,,加劇抑郁和焦慮等問題。據(jù)估計,,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全世界第四大常見死因,。
最簡單方便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許多人認為每天要走一萬步才有用,,但事實并非如此,。《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上的一項大規(guī)模調(diào)查顯示,,每天至少走3967步就能降低全因死亡風險,;而每天走2337步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研究還發(fā)現(xiàn),走得越多,,好處越大,,沒有上限。每多走500步,,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7%,;每多走1000步,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5%,。即使每天走2萬步,,健康益處仍在持續(xù)增加。
《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2021)》指出,,在進行身體活動時,,要堅持“動則有益、多動更好,、適度量力,、貴在堅持”的原則。即便每天路線固定,,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改變來增加步數(shù),。例如,開車上下班時可以把車停得遠一些,,選擇步行代替騎自行車,,在工作間隙起身走動。
為了更好地進行健康運動,,這里有一些建議:
- 做好熱身:即便是走路,,也建議提前拉伸四肢,讓身體先熱起來,,降低受傷風險,。 - 控制心率:根據(jù)不同的運動目的,控制強度和心率,。中等強度指運動時心率為最大心率(簡單計算公式為220減去年齡)的60%-70%,,高強度則超過最大心率的70%。 - 抬頭挺胸:正確的走路姿勢可以減輕膝蓋和腳踝的壓力,。 - 選擇合適的裝備:穿著舒適的衣物和有支撐和緩震功能的鞋子,。 - 記錄步數(shù):定期記錄并分享步數(shù),有助于增強自信和堅持下去的動力,。
還在猶豫什么,,快出門走走吧
前兩天的美國大選電視辯論看了嗎,?今年的選舉除了看政治理念外,,還有點“剩者為王”的意思——能健康活下來的總統(tǒng)才是好總統(tǒng)。
2024-07-15 11:34:05誰能活到最后,?專家預測拜登能活到95歲最近的美國大選電視辯論中,拜登與特朗普不僅就政治議題進行了交鋒,,還圍繞各自的健康狀況展開了激烈爭論,。兩位年齡分別為81歲和78歲的候選人,通過辯論間接展示了“健康持久戰(zhàn)”的重要性
2024-07-15 11:33:30誰能活到最后,?專家預測拜登能活到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