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的縣城留學生,,困在割裂的現(xiàn)實中
當代“寒門貴子”
留學生看似是優(yōu)越人生的代名詞,,其實是學生時代人和人割裂的開始。
出國讀書是一種選擇,,但不是人人都是富二代,,家境良好的留學生出國留學飆車開趴買買買,家庭條件一般的留學生打工省錢還擔心隨時斷供,。
而在一般的條件中,,不同于出身一二線城市的小康家庭的學生,家境普通的縣城留學生迫于掏空家里積蓄來讀書的壓力,,早早地告別了“清澈又愚蠢”,,成了這個鏈條的最底端?!肮伦⒁粩S”的縣城留學生,,困在割裂的現(xiàn)實中,!
沒有在社媒炫富的本錢,沒有全球旅游的金錢,,他們是留學生中的最沉默的群體,。
他們通常都有相似的畫像:有很強的驅(qū)動力,能靠互聯(lián)網(wǎng)打破信息差,;家庭不重男輕女,,或身為獨生子女,家人愿意全力托舉,;能有契機了解出國的生活,,并善于抓住機會;目的性強,,在國外不被紙醉金迷的生活誘惑二沉淪,,才能順利拿到畢業(yè)證,留在國外工作,。
同時滿足這四項條件,,才能成為縣城的“天選之子”,用一紙學歷迎接更廣闊的人生選擇,。
性格決定命運,,在縣城留學生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普通人通過留學逆天改命的前提條件,,是先有這個命,。
用一套房換留學文憑,也要有運氣
“只要去法國讀了研究生,,以后想在老家買房,,基本上不可能了?!?/p>
在一套房和學位之間,,雅婷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后者。
雅婷在浙江的縣城長大,,當?shù)胤績r2萬一平,,父母都是基層員工,攢出了剛好可以買一套房的積蓄,,沒有額外資產(chǎn),。985本科畢業(yè)后,她被某法國名校的管理學研究生錄取,,學費一年大約20萬元,。
雅婷在飛機上(受訪者供圖)
和英美澳相比,歐洲的留學費用相對較低,更劃算,,但她的父母還是堅決反對。
幸運的是,,雅婷的母親雖然不支持出國,,但也認可一張研究生文憑的含金量。他們的認知里,,學位越高越有面子,,多讀書總是好的,至于去法國還是北京,,除了距離都很遠之外,,沒有太大的差別。
在985讀書時,,雅婷曾在北京的國際組織實習過一段時間,,當時,母親就抱怨過北京離家太遠,,更希望她呆在浙江,、上海或老家縣城,。
因此,,雅婷母親也會擔心,她一旦到了法國,,會因為更遙遠的距離和更貴的機票而不回家,,“那這個女兒相當于白養(yǎng)了?!?/p>
為了爭取到讀研的學費,,雅婷每天在家里游說“拉投資”。
她先從母親入手,,今天說管理學專業(yè)會對考公考編更有幫助,,明天擺出未來的職業(yè)計劃,一旦對方態(tài)度稍有松動,,她就動員母親和奶奶去說服父親,。父親是家里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
幸運的是,,雅婷是備受疼愛的獨生女,。父母哪怕不支持,但只有這一個孩子,,最終也愿意為了女兒的夢想拼一把,。
雅婷吃的白人飯(受訪者供圖)
類似的情景也在曉菲身上出現(xiàn)。她出生于河南的縣城,有一個妹妹,,家族的小輩們?nèi)桥ⅰ?/p>
初中時,,曉菲轉(zhuǎn)學到洛陽的寄宿學校,有一個家里做生意的同學準備出國,,其父母找到曉菲家里,,想要找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伴”——曉菲在美國讀書期間,她母親就這樣向別人定義她在國外的生活,。
大二,,曉菲家里因為擔保被騙,投資失敗,,再也無力支撐全部學費,,不得已,家里賣掉了市中心的房子來支付留學開支,,曉菲邊上學邊做副業(yè)掙錢,。
“我們家沒有男孩,所以不存在重男輕女,。但是,,如果我們家有男孩,一定會重男輕女的,?!睍苑坪敛槐苤M地說道,“從小,,我父母對我就是托舉式的,,打個比方,我父母的月薪只有1000元的時候,,會花2000元給我買一個教學玩具,。”
這就是縣城小孩,,尤其是縣城女孩開啟海外留學的第一步必要條件:家庭教育觀念超前,,且愿意把本就不多的資源盡數(shù)投資到自己身上,哪怕是付出一套房的代價,。父母覺得女孩不比男孩差,,而這個前提本身就帶著隱晦的男女對比,
曉菲鏡頭下的西雅圖(受訪者供圖)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重男輕女現(xiàn)象有所減緩”都會上新聞的縣城,,要擁有這樣全心注入的家庭支持,運氣占了很大成分,。
對于孩子來說,,能拉到家人的投資從而讓自己出去留學,,需要一個人從小就體現(xiàn)出好學、聰明,、對自己負責等世俗意義上的優(yōu)良品質(zhì),,才能讓家長認為,砸鍋賣鐵去拿一個文憑,,是有盼頭的,。
但是有多少人能在懵懂無知玩泥巴的年紀就展現(xiàn)出這些特質(zhì)呢?這件事上,,曉菲也是幸運的,她從小要強,,也樂于主動接受新事物,,事事與父母溝通征求同意,也為以后父母放心地支持留學埋下了伏筆,。
13歲,,她跟著學校的游學團去了一趟澳大利亞,在那里,,她看到普通家庭也能住帶泳池的大別墅,,澳洲留學的學費也是所有國家中相對較低的。
于是,,她萌生了去澳大利亞讀研或本科的想法,,游學結束后,曉菲通過網(wǎng)絡檢索,,就已把澳大利亞大學的排名背得滾瓜爛熟,。
15歲時,曉菲又從身為編劇的舅舅那里了解到,,編導專業(yè)更看重創(chuàng)作硬實力,,而非單一的選拔標準。那時,,她就已經(jīng)給未來定下了目標,,不高考,走藝考,,考編導專業(yè),。結合想去澳洲的想法,曉菲跟母親初步溝通后,,母親也支持這一決定,,“按我當時的路徑,不管是在國內(nèi)高考還是藝考,,未來肯定是會出去讀研的,。”
所以,當16歲,,和初中同學一起出去留學的契機降臨時,,她又一次自己做主,在全家的支持下,,把自己送出了國。
對于家境良好的留學生來說,,學費斷供是一件具有偶然性的大事,但從16歲出國以來,,交不起學費和生活費是縣城留學生曉菲的家常便飯,。
在縣城,曉菲的父母職業(yè)還算體面,,但一個月4000元上下的平均工資完全支撐不起她在美國的開銷,。
在學費相對較低的公立大學讀一年書,需要準備至少30萬元人民幣,,社區(qū)大學的學費約等于公立大學的三分之一,。
曉菲先在美國的社區(qū)大學讀書,后來轉(zhuǎn)到美國南部一所排名尚可的公立大學,。為了維持生計,,她做過代購,賣過美瞳,,還做過代寫作業(yè),、代課等“灰色地帶”,收入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賺兩千刀,。
但對于家境良好的留學生來說,兩千刀或許只是每個月的基礎生活費,。
曉菲鏡頭下的Arch國家公園(受訪者供圖)
曉菲的學費大多是東拼西湊出來的,,自己找朋友借了點學費,她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也都給了些錢,,而“在縣城,很少有一個家庭愿意去這樣托舉一個孩子,?!?/p>
最窮的時候,曉菲卡里只剩70美元,,其中,,有50美元是不能動的銀行基礎存款,,卡里少于這個數(shù)額,銀行會按月扣取管理費用,。
因此,,她只能想辦法用20美元生存一周:“家里知道這個情況,但是他們沒有辦法,,他們盡力了,。”
雖然沒什么錢,,但留學的日子依然被曉菲過得有聲有色,。
“我的朋友們都是從小地方出來的,或在大城市長大,,但家庭條件也一般,,對國際教育還沒什么具體概念的孩子?!睍苑苹貞洠谝粋€完全陌生的文化環(huán)境里,,一群剛成年,、沒有社會經(jīng)驗、沒有錢的小孩們,,勢必會報團取暖,。
“在升學和就業(yè)經(jīng)驗上,沒有人能帶領我們,,也沒有家庭的兜底規(guī)劃,,只能靠自己摸爬滾打。所以我的優(yōu)勢就在于更會規(guī)劃,,更有思路一點,。 ”
搜集信息,用網(wǎng)絡打破信息差是曉菲最擅長的,,也是從小一直在做的事兒,。因此,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她幫助朋友選課,,監(jiān)督他們的學習,平時,,有車的人載著大家去超市買菜和上學,,一起做飯收拾,一起窩在客廳里看電影,,打switch游戲,。
所以,,曉菲不僅慢慢形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她幫助過的朋友也成為了畢業(yè)后職場上的第一個客戶,。不斷地從身邊人和網(wǎng)絡搜集資料,,再為自己所用,是每一個縣城留學生的必經(jīng)之路,。
在985念本科,,申請英國交換項目的過程中,雅婷不斷請教各路學長學姐,,在學校內(nèi)網(wǎng)和小紅書上搜集所有碎片信息,,終于拼湊出了一份申請攻略,終于從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
雅婷在英國大學交換(受訪者供圖)
大學期間,,經(jīng)歷了在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實習,雅婷發(fā)現(xiàn),,如果只做行政,,籌備一些活動,寫寫新聞稿,,“會把路走窄”,。于是,她又為自己立下了利用跨專業(yè)的研究生課程來完成職業(yè)轉(zhuǎn)型的目標,。
申請研究生的時候,,她再次從社媒上找到了各個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yè)的學長學姐們,挨個詢問申請的難易程度,、就讀體驗和專業(yè)就業(yè)前景,。
當時,所有待申請學校的名單已經(jīng)定好,,申請進程已經(jīng)過半,,雅婷卻偶然發(fā)現(xiàn),法國的項目很適合像她這種沒有商科基礎的學生跨界找工作,。如果入學,,預計要上2到3年:第一年上學,第二年做兩段6個月的當?shù)貙嵙?,第三年結業(yè),。
這種會考慮到實習和工作的項目,就是雅婷從海量“過來人”的經(jīng)驗中,,千挑萬選出的“適合留在歐洲工作,,好就業(yè)”的理想選擇。
于是,,她臨時用半個月考出了GRE成績,,馬上申請,,被法國學校錄取后,再沒申請過其他學校,。雅婷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條件,,從性價比上來看,法國幾乎是一個“無腦選擇”,。
“法國比歐美國家的學費生活費要低太多,,”她介紹道,“哥倫比亞大學也錄取我了,,但一年的花費就要一百多萬,,英國的學校一年要三四十萬,法國只要二三十萬,,具體的數(shù)字擺在眼前,,性價比一目了然?!?/p>
看不見的縫隙
通過高考到985,,再通過大學接觸到在縣城無法觸碰的人事物,乃至現(xiàn)在身在法國的公寓,,劃算著要在歐洲找工作,,雅婷覺得自己的人生早就被學歷改變了。
“上了985之后,,我才知道原來有這么多可能性,原來有這么多以前都無法想象的資源,,然后我才去一點一點的去出國,,再不斷地了解其他的可能性?!?/p>
雅婷在英國大學交換的生活(受訪者供圖)
打通電話的時候,,雅婷正在為兩小時后學校職業(yè)規(guī)劃師的一對一輔導而焦慮,她在想如何利用留學,,再往上夠一夠,。
雅婷想在法國或歐洲其他城市找到一份咨詢行業(yè)的實習,從而在畢業(yè)后轉(zhuǎn)正留歐,,最后再跳槽回國,。
但她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順利拿下理想工作,也擔心身為中國人的自己會像前輩一樣,,被歐洲職場歧視,。
既不能像富二代同學那樣肆意瀟灑地享受單純的校園生活,還要時刻為沒有托底的后路而心焦,;在國外掙錢的道路還尚不清晰,,且勢必會有隱形天花板的制約,;即使回國在北上廣工作,家里也難以拿出啟動資金買房,,不能真正地留在當?shù)?;但留學成本如此高昂,放下一切回到老家,,又有點不甘心,。
雅婷感覺自己成了一塊夾心餅干,也是所有像她一樣的縣城留學生都會面臨的困境,。
這一腔苦悶又難以對留在縣城當公務員的好友傾訴——在縣城里,,幾乎沒有人和她有相同經(jīng)歷,反而還會招來夾雜著一絲羨慕的不理解,。
“我是夾在中間的,,”雅婷感慨道,“朋友們會讓我多發(fā)點朋友圈,,多聊一聊國外的生活,,說我是他們看世界的窗口,但我不會講,。他們會覺得,,我都可以花這么多錢出國了,他們都還沒去過,,那這點困難不值一提,。”
雅婷留學的窗景(受訪者供圖)
看到“斯坦福博士當基層公務員”的新聞時,,雅婷心里犯了嘀咕,,以十幾年高等教育的投入成本來算,基層公務員的薪資能回本嗎,?
后來我們聊起這事,,她沉默了一下,又在電話里說:“不過他可能只是在尋求最喜歡的生活方式,,自己想通了就沒事,。”
曉菲現(xiàn)在從事國際教育行業(yè),,在工作中,,她經(jīng)常會被學生家長不動聲色地評估,而她在美國靠自己轉(zhuǎn)學,、取得文憑,、拿到工簽的經(jīng)歷一直是加分項。
讀社區(qū)大學的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的信息還沒井噴,,曉菲基本在知乎和論壇去看哪個大學的哪一專業(yè)更容易申請,、更好就業(yè),學長學姐則給她推薦了一個中介,,這個中介給曉菲提供了更具體的選校建議和就讀體驗,。
于是,曉菲全憑信息檢索和學長學姐的經(jīng)驗完成了轉(zhuǎn)學,。這種經(jīng)歷與現(xiàn)在的國際教育事業(yè)相輔相成,,曉菲也因此在許多學生中積累了較高的信任度。
她現(xiàn)在有一個來自山東的學生,,對方去美國留學的預算最多只有80萬,,想通過留學轉(zhuǎn)型碼農(nóng),目標是在美國找到工作,,并且,,對方還有一個弟弟。
“在我的那些學生里,,這種家庭條件算是不好的,。”曉菲告訴對方,,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而她會盡自己的可能,,幫助對方選一所既便宜,、又好找工作的學校。
就像她在幾年前,,為了畢業(yè)后能在美國找到工作,,從無數(shù)的信息流中扒拉出一所合適的公立大校,畢業(yè)后終于如愿拿到美國的H1B工簽,,回憶起轉(zhuǎn)學的選擇,,曉菲還是傾向歸結于“選擇大于努力”,。
現(xiàn)在,,曉菲的家里已經(jīng)度過難關,沒有了經(jīng)濟壓力,,她才有安全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等工作掙夠了錢,曉菲還會再出國讀研,,拿一個研究生文憑,。
結語
留學畢業(yè)后,普通留學生沒有縣城婆羅門的裙帶關系,,不是既得利益者,,縣城的工作提供不了和海外學歷等值的回報,;懷揣著被歧視的擔憂和沒有后路的孤注一擲,他們義無反顧地投入國外和北上廣職場,,當?shù)氐母叻績r又讓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屬于這里,。
回不去的老家,留不下的大城市,,仿佛到哪都是隱形人,,但另一方面,由于起點夠低,,所以怎么走都是向上,。
雖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掙夠留學回本的錢,但正如“出國總比在縣城呆著好”的想法,,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抱著海外文憑,不斷奔赴下一個大城市,?!肮伦⒁粩S”的縣城留學生,困在割裂的現(xiàn)實中,!
每一個假期回家的北漂,,都要經(jīng)歷一次消費觀的重塑。同事小K前段時間回老家時,,買了一堆山姆零食,,打算對縣城消費進行一次“降維打擊”。然而,,他卻遭遇了縣城消費的精準反擊
2024-10-27 19:05:58縣城貴婦林遠是一位職業(yè)加盟商,今年30歲,,在山西一個人口5萬的縣城生活,。
2024-12-02 15:00:56第一批縣城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