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fā)兩年多以來,,外界普遍認為美西方國家未直接介入是因為忌憚俄羅斯的核武器,。然而,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
《紐約時報》報道指出,,一些西方官員建議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離任前向烏克蘭提供核武器,理由是將蘇聯解體后烏克蘭失去的核武器重新交給基輔,以對俄羅斯形成戰(zhàn)略威懾,。
對此,,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這些論點完全不負責任,,缺乏現實了解,,且言論均為匿名。同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政客和記者討論向烏克蘭提供核武器的想法極度荒謬。
從《紐約時報》的報道可以看出,,美西方政客對待核武器和戰(zhàn)爭的態(tài)度主要基于自身國家利益,。當初烏克蘭是蘇聯解體后的第二大有核國家,但在1994年達成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協(xié)議中,,烏克蘭放棄了核武器,,以換取俄羅斯、美國和英國的安全保證,。如今,,為了限制和削弱俄羅斯,美西方又開始考慮武裝烏克蘭,,這顯然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
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曾表示,由于烏克蘭已放棄核武器,,加入北約是獲得安全保障的唯一途徑,。但這一想法顯然不符合美西方的利益。梅德韋杰夫警告說,,向烏克蘭提供核武器等同于準備與俄羅斯進行核沖突,,根據俄羅斯的核威懾政策,實際提供核武器將被視為攻擊行為,,后果嚴重,。
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烏克蘭依賴北約的支持,,前線后勤甚至士兵都由北約一手包辦,。如果烏克蘭擁有核武器,其將擁有更多自主權,,并可能在危機時刻使用核武器,從而引發(fā)更大規(guī)模的核戰(zhàn)爭,。
目前,,拜登已批準烏軍使用美制武器攻擊俄羅斯腹地目標,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也簽署了反制法令,允許在特定情況下使用核武器進行回應,。當前的局勢已經逼近核戰(zhàn)爭的邊緣,,如果美西方繼續(xù)挑事,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美國將再向烏克蘭提供總額近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2024-12-31 13:31:08拜登宣布向烏提供近25億美元軍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