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遺書,,提前錄視頻告別……在12月4日這天,沒有人能想到,瓊瑤會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離世。
2024年即將終了之際,她劃上的是一個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感嘆號,!
同為中國臺灣地區(qū)小說界的風云人物,瓊瑤和古龍都生于1938年,都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收獲了海量的大陸讀者群體,。不同的是古龍英年早逝,1985年即撒手人寰,;而瓊瑤卻不但一直堪稱華語言情小說家第一人,,更成功以偶像影視劇教母的身份捧紅了近百位大小明星。
名聲、財富加長壽,,本來令人無比艷羨,;但如此離世,又令人驚詫嘆惋,。
瓊瑤生前曾表示:
生時愿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時愿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
如今在遺書里說:“翩然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她這一生來時是火花,,走時竟然是更猛烈的火花。
瓊瑤自己很喜歡的一張照片圖源:瓊瑤自傳《我的故事》
壹
從陳喆到瓊瑤
二十六歲因處女作《窗外》成名之前,,瓊瑤其實好幾次都接近離開人世:一次被動,,兩次主動。
1938年4月20日,,瓊瑤出生在四川成都四圣祠的仁濟醫(yī)院——如今的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本名為“陳喆”。父親陳致平出身湖南望族,,母親袁行恕出身北京世家,,其伯公袁勵準是宣統(tǒng)帝的老師。
陳喆的父母在抗戰(zhàn)中來到四川,,而陳喆是龍鳳胎中的長女,。只是因早產(chǎn)的緣故,陳喆生下來只有4斤3兩,,連吃奶也不會,,在保溫箱里呆了二十天才回到母親身邊。
生于動蕩時世,,難免命運多舛,。1944年,剛回湖南的陳家,,再度面臨日軍戰(zhàn)火侵襲,,只得往廣西奔逃,這一路紛亂不已,,陳喆的兩個弟弟和行李衣物全部丟失了,,悲痛欲絕的父母決定帶著6歲的陳喆投水自盡,“一家人死在一起”,。父母已在水下接近窒息了,,因為陳喆恐懼的大哭聲而醒轉(zhuǎn),,終于沒有死成。數(shù)日之后萬幸找到了失散的兩個弟弟和行李,,一家人又從廣西回到了四川,,抗戰(zhàn)勝利后從四川去了上海,幾年后又從上海去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