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總統(tǒng)大選成了勒龐和國民陣線的高光時刻,但此后卻很快陷入低谷,在2007年總統(tǒng)大選中,,雄心勃勃的勒龐首輪得票率大幅下挫,跌回到“老四”的位置,。同期的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的人選幾乎在首輪就全軍覆沒(瑪琳娜·勒龐成為唯一一個堅持到第二輪投票才被擊敗的候選人),2008年的市鎮(zhèn)選舉也毫無起色,,導(dǎo)致該黨陷入了財政危機,,負(fù)債累累,甚至不得不變賣總部大樓來籌款,。面對這種局面,,黨內(nèi)多名實力派人物萌生異志,打算另立山頭,,國民陣線再次走到分裂邊緣,。
“政治弒父”
在五次大選和60年起起伏伏之后,勒龐的政治動能已經(jīng)逐漸衰竭,。2011年,,國民聯(lián)盟在圖爾召開大會,,瑪琳娜·勒龐擊敗競爭對手,接任國民陣線主席,,老勒龐“退居二線”成為名譽主席,,這個老牌極右政黨,一只腳邁進了“新時代”,。
瑪琳娜·勒龐接任黨主席后,,開始大張旗鼓地推行自己的“新政”,試圖清除老勒龐時代的反猶主義,、歷史否定主義(尤其為納粹聲辯)的痕跡,,在社會公眾的心目中“去妖魔化”,讓國民陣線變成一個“正?!闭h,。以選舉為衡量指標(biāo)來看,這套策略取得了明顯效果:在2012年總統(tǒng)大選中,,瑪琳娜·勒龐獲得17.9%的選票,,排名第三,雖然沒能復(fù)制父親在2002年的成功,,但得票率甚至還要高于父親當(dāng)年,。同年的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有60多名候選人闖入第二輪投票,,雖然最終只有兩人成功當(dāng)選(其中一人是瑪琳娜·勒龐的侄女,、老勒龐的外孫女瑪麗昂·馬雷夏爾),但相比上屆議會選舉中被“剃光頭”的敗績,,這次回歸的象征意義仍然不可小覷,。兩年之后,國民陣線在參議院選舉中首次實現(xiàn)突破,,擁有了兩個席位,,進一步鞏固了全方位的政治存在。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法國《快報》29日報道稱,,在日前公布的法國2024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上,在巴黎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的游泳新銳萊昂·馬爾尚名列男性榜單第一
2024-12-31 08:12:53法媒:勒龐獲評2024年度法國最具影響力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