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媒體在給老勒龐蓋棺定論時,,稱之為“法國極右派之父”,,這種說法在嚴格意義上當然不正確,,自從法國革命為現代政治引入“左-右”之分以來,,極右派在法國政治光譜中從未中斷過:從大革命期間忠于極端君權的所謂“黑黨”,,到波旁王朝復辟后極端君權派一度甚囂塵上,,再到“德雷福斯事件”催生的“法蘭西行動”(Action fran?aise),,乃至二戰(zhàn)期間的貝當政權,,和它的極左翼鏡像一樣,,極右翼思潮和人物不絕如縷,而勒龐只是這個悠久傳統(tǒng)中的一環(huán)。
不過,,如果把語境限定在“當代法國極右派”,,那么這個“之父”也有其道理所在。一方面,,從第一代的老勒龐到第二代的瑪琳娜·勒龐,,再到第三代的瑪麗昂·馬雷夏爾,法國當代極右派的變遷呈現出明顯的家族政治特征,,而老勒龐無疑是這個政治大家族的族長,。哪怕對于曾經親手“政治弒父”的瑪琳娜·勒龐來說,即便有種種不堪過往,,人倫之悲仍在所難免,。在從海外省馬約特返回法國的飛機上,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瑪琳娜·勒龐情難自抑,,以手掩面痛哭(這一幕被《巴黎競賽畫報》搶先曝光,結果引發(fā)了極右陣營的憤怒,,在壓力之下,,該報被迫撤回了照片)。
另一方面,,數十年來,,法國極右翼從邊緣一步步走到中心,其中固然有社會經濟變遷的大勢所趨,,但老勒龐作為傳承性人物,,上承“法蘭西行動”和普雅德主義,下啟如今極右派前所未有的興盛局面,。盡管從政治上說,,老勒龐從被女兒驅逐那天就已經“死”了,如今這場生理性死亡更像是極右政治家族中終于清除了一個過時的殘余符號,,老勒龐的一頁最終完全翻過,,但極右派的興盛局面卻承襲了下來,而且可能會維持很久,。他“凈身出戶”,,卻留下了豐厚的政治遺產。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法國《快報》29日報道稱,,在日前公布的法國2024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上,在巴黎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的游泳新銳萊昂·馬爾尚名列男性榜單第一
2024-12-31 08:12:53法媒:勒龐獲評2024年度法國最具影響力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