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武漢市洪山禮堂前舉辦了一場充滿科技感的活動,多款湖北制造的人形機器人亮相,,吸引了眾多觀眾,。其中,華中科技大學陳學東院士團隊與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fā)的“勞動者”系列人形機器人尤為引人注目,。這款高大強壯的機器人正在進行力量和平衡訓練,,準備在未來應用于變電站巡檢工作。
“勞動者”系列人形機器人還有一個昵稱叫“大壯”,。這些機器人設計得非常結實,,尤其是“勞動者1號”,身高1米8,體重95公斤,,是目前最高大強壯的人形機器人之一,。它能夠穩(wěn)定地舉起100斤重的物體,展示了強大的雙臂力量,。
2024年4月,,陳學東院士團隊聯(lián)合武漢格藍若揭榜湖北省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進行科研攻關,。在此之前,,該團隊已積累了多項領先技術,如國內最大的重載電驅動四足機器人和高動態(tài)雙輪足機器人,。同年6月下旬,,他們設計出了人形機器人的本體。自去年以來,,研究團隊不斷對“大壯”進行升級優(yōu)化,,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經(jīng)歷了三輪迭代,,提升了其身高,、體重、關節(jié)靈活度及負重能力等性能,。
相比于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更接近人類,也更復雜,。羅欣教授指出,,人形機器人需要在本體、驅動,、運動控制,、感知、交互等方面取得突破,,并且每個方面都包含許多細分目標,。例如,通過場景驅動的方式,,先讓機器人學會簡單任務,,再逐步增加難度,使其不斷學習進步,。
當前,,團隊已在關節(jié)驅動、自由度及整機結構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掌握了核心技術,。自主研發(fā)的電機控制系統(tǒng)使“大壯”的電機扭矩密度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實現(xiàn)了小體積下的強大動力輸出。先進的電機控制算法也使得“大壯”能夠更加精準地執(zhí)行任務,。
陳學東院士表示,,人形機器人技術正在快速發(fā)展,即將走出實驗室,,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大壯”將針對電力巡檢與運維需求進一步研發(fā),,以替代人工在帶電環(huán)境下執(zhí)行危險作業(yè),。武漢格藍若公司相關負責人提到,電網(wǎng)領域對機器人有巨大需求,,尤其是在偏遠無人值守的變電站中,機器人可以快速響應故障處理,,無需人員穿戴絕緣用具并有人協(xié)助監(jiān)護,。
目前,“大壯”正為正式上崗做準備,,預計不久將有一批機器人投入使用,。同時,團隊將繼續(xù)改進“大壯”,,希望未來能在更多領域實現(xiàn)人形機器人的廣泛應用,。
在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的開幕式上,,一個銀黑色的機器人吸引了所有目光。這款名為“天工1.2max”的機器人,,高約173厘米,,重約60公斤,由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chuàng)新中心首次推出
2024-08-22 11:11:2027款人形機器人亮相北京在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上,,北京人形機器人“天工”在起點和終點與選手們一起奔跑。亮相終點的“天工”是升級版,,身高從初代機器人的1.63米增長到1.8米
2024-11-10 19:01:00人形機器人天工亮相北京亦莊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