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外機構和研究者也傾向于將沖突責任歸咎于盧旺達的介入,,并將矛盾根源歸結為所謂“稀有金屬之戰(zhàn)”。北基伍省等地盛產(chǎn)半導體產(chǎn)業(yè)關鍵原材料鉭,、錫,。根據(jù)不同口徑,該地鈳鉭鐵礦產(chǎn)量占全球總量比達50%-80%,,此外該地還盛產(chǎn)金礦,。
而盧旺達近年來大力發(fā)展半導體和信息產(chǎn)業(yè),,同時在全球黃金出口市場越來越活躍。此次沖突升級后,,剛果(金)指責盧旺達試圖通過支持“M23運動”來控制北基伍省的礦藏并從中牟利,,盧旺達對此予以否認。
盧旺達只是外因
剛果(金)面積234萬平方公里,,是非洲領土面積第二大國,,有1億人口。2.6萬多平方公里的盧旺達擁有1409萬人口,,面積僅為剛果(金)的近1/90,。憑盧旺達以小博大,恐怕難以讓危機如此延宕反復,。
有殖民歷史研究學者就指出,,問題遠非如此簡單。
由于大湖區(qū)(指的是非洲中東部東非大裂谷周圍的一些國家)是英,、法,、比利時等殖民國家在殖民時代勢力范圍的交界處,這些“宗主國”出于自身方便罔顧當?shù)貧v史,、民族淵源任意劃分切割,,并別有用心地人為制造族群矛盾。
二戰(zhàn)結束后殖民者一方面扔下自己炮制的地區(qū),、族群矛盾,,另一方面仍竭力采用“拉偏架”等手段操縱、利用這些矛盾,,以圖用最小代價保持其在該地區(qū)影響力和既得利益,。這導致該地區(qū)自分別獨立以來戰(zhàn)亂暴力不休,并終于釀成1994年震驚世界的盧旺達大屠殺,。
然而危機并未因大屠殺的沉寂而就此告一段落,。原本在剛果(金)東部的南北基伍省等地,親金沙薩(剛果(金)首都)當局的“瓦扎倫多斯”各部族與胡圖族,、圖西族等大湖區(qū)民族的“巴尼亞穆格尼倫”各部族間沖突不斷,,前者倚仗當時強勢的蒙博托(剛果(金)前總統(tǒng))政府壓制后者,雙方仇怨甚深,。
近日剛果(金)東部局勢不斷惡化,當?shù)貢r間15日,,剛果(金)反政府武裝“M23運動”宣布,,已奪取剛果(金)南基伍省卡武穆機場的控制權。
2025-02-16 09:37:10剛果(金)反政府武裝奪取一機場當?shù)貢r間2月5日黎明時分,,剛果(金)反政府武裝“M23運動”占領了南基伍省礦產(chǎn)小鎮(zhèn)尼亞比布韋,。該鎮(zhèn)距離南基伍省首府布卡武僅100公里
2025-02-06 08:28:25剛果金反政府武裝M23運動在該國東部地區(qū)發(fā)起新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