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epSeek的流行,各種商業(yè)機會涌現(xiàn)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騙局。近期,,通過誘導用戶付費的現(xiàn)象尤為猖獗,,主要手段包括假網站、山寨產品和培訓課程等,。
這些騙局利用了普通用戶擔心被AI浪潮拋下的心理,誘使他們花錢。許多用戶因為金額不大或沒有精力維權而選擇放棄,。仿冒網站層出不窮,一位外企工作的王女士就曾被騙,。她在搜索引擎上找到一個看似官方的DeepSeek網頁,,頁面要求輸入手機號并選擇不同版本付費下載。盡管她對下載速度產生懷疑,,最終還是支付了58元,。事后發(fā)現(xiàn)這是個冒牌網站,客服拒絕退款,,理由是“網絡產品一經售出不能退款”,。
這種情況在過去幾個月中反復發(fā)生。奇安信XLab實驗室報告稱,,仿冒DeepSeek的網站已經超過2000個,,并且數(shù)量還在增加。這類做法實際上已經越界,,涉及弄虛作假甚至侵犯商標權,。律師表示,消費者可能無法通過搜索引擎本身進行維權。如果出售的服務存在虛假廣告或欺詐行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當?shù)玫奖Wo,。
另一個典型騙局是精心包裝的AI課程。知識付費陷阱在互聯(lián)網上存在已久,,但DeepSeek的出現(xiàn)讓許多人再次上當,。例如,依桐在小紅書看到一篇標題為“用DeepSeek如何賺錢”的內容,,以3.9元低價購買資料包后被引導免費聽課,,最終花費2000多元買課,結果發(fā)現(xiàn)“貨不對板”,,對方也不愿意退款,。
這類虛假培訓通常通過關鍵詞引流,將用戶從社交平臺引導至微信,,再通過不斷“洗腦”促使用戶私下交易課程,。無論是在短視頻平臺還是二手交易電商上,有關DeepSeek的培訓課程都成為流量密碼,,話術極為相似,。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消費者為私下交易并自愿購買,,追回錢款的可能性較小,。
事實上,自2023年ChatGPT火爆以來,,打著AI旗號進行欺詐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套路與以往類似。除了售賣課程和冒充正版,,還有AI薦股和算命等新型騙局,。目前,DeepSeek官方已聲明所有功能免費開放,,無隱藏付費項目,,建議用戶關注官方發(fā)布的免費指南或參加正規(guī)技術論壇。
為了減少此類騙局,,AI公司和各類平臺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消除信息差,,幫助更多人識別騙局。
2月6日19時46分,,DeepSeek在官方公號發(fā)文,,指出近期部分仿冒賬號和不實信息對公眾造成了誤導和困擾。為保障用戶權益,,減少虛假信息的影響,,公司就官方賬號問題進行了說明
2025-02-07 13:19:05DeepSeek緊急說明在全網爆火之后,國產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首次發(fā)布了公開辟謠聲明,。2月6日,,該公司發(fā)布聲明稱,注意到部分仿冒賬號和不實信息對公眾造成了誤導和困擾
2025-02-11 03:00:37DeepSeek首次公開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