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直徑約為2500公里,是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擊“疤痕”,記錄了月球幼年時期遭受的巨大“創(chuàng)傷”。這個古老的盆地形成于42.5億年前,這是基于嫦娥六號月壤樣品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相關研究發(fā)表于《國家科學評論》。
為月球最古老“疤痕”定年,,意味著人類在了解太陽系早期大型撞擊歷史方面有了更精確的“宇宙時鐘”標尺,,對理解月球乃至太陽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嫦娥六號月壤樣品里的蘇長巖記錄了42.5億年前月球南極-艾特肯大型撞擊事件,。
了解艾特肯盆地的撞擊形成時間不僅關乎月球演化歷史的關鍵節(jié)點,,也是了解太陽系撞擊史的黃金參照。撞擊作用是天體形成與演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外部動力過程,,內(nèi)太陽系的天體經(jīng)歷了相似的撞擊歷史,。太陽系內(nèi)一個天體的撞擊記錄是整個太陽系撞擊歷史的縮影。月球表面遍布大大小小的隕石撞擊坑,,是了解太陽系天體撞擊歷史的“最佳靶點”,。作為月球撞擊坑中的“老大哥”,艾特肯盆地可謂是記錄月球撞擊歷史的起始錨點,,有助于為火星,、水星等行星撞擊坑建立統(tǒng)一年齡標尺。
長期以來,,人類并未獲得來自艾特肯盆地“第一現(xiàn)場”的樣品實證。此前,,科學家只能通過撞擊隕石坑統(tǒng)計法和研究地球上的月球隕石樣品,、采集自月球正面的阿波羅樣品來推測。這些推測是否準確,?嫦娥六英樣品為回答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
3月21日,,中國科學家通過嫦娥六號采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樣品研究,確定了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擊遺跡——南極-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億年前
2025-03-22 09:17:57月球最古老撞擊遺跡形成于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