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乒乓球澳門世界杯比賽中,,巴西名將雨果創(chuàng)造了歷史,,成為本國首位在三大賽中獲得金牌和獎牌的運動員。他連續(xù)擊敗世界排名前三的選手(張本智和,、王楚欽,、林詩棟),最終奪冠,,被許多球迷譽為“史上最強世界杯男單冠軍”,。
盡管雨果表現(xiàn)優(yōu)異,,但有人認為德國名將波爾或許更有資格獲得這一稱號,。2005年世界杯上,波爾連贏國乒前三號主力(王勵勤,、馬琳,、王皓)奪冠,這段往事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
波爾1981年出生,,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崛起,,到本世紀初已成為乒壇頂尖高手。他在世界杯上曾兩次奪冠,,并三次給中國隊帶來重創(chuàng),。2005年的男子世界杯,波爾在八強賽中4-3淘汰王勵勤,,半決賽4-3戰(zhàn)勝馬琳,,決賽再次4-3擊敗王皓,一人擊敗了國乒三大主力,,第二次奪得該賽事的男單冠軍,。
當時,,波爾排名世界第二,王勵勤世界第一,,馬琳第三,,王皓第四。波爾的這次奪冠被認為比雨果今年的登頂更具含金量,,原因有兩個:一是不同時期的世界排名規(guī)則有很大不同,;二是對手的大賽單打成績有明顯差距。
2005年時的乒壇積分計算遠比現(xiàn)在復雜,短時間內排名前列非常困難,。而現(xiàn)在,,積分相對簡單粗暴地挑選最多的八個有效積分增加,加上WTT大滿貫賽和各種商業(yè)賽事,,容易導致運動員的積分波動較大,。因此,今年世界排名第五的雨果打敗世界排名前三的對手,與當年世界排名第二的波爾戰(zhàn)勝世界排名前四的對手相比,,差別并不明顯,。
然而,,在成績方面,現(xiàn)在的林詩棟,、王楚欽,、張本智和確實比不了當年的“二王一馬”。2005年世界杯時,,王勵勤已經是兩屆世乒賽男單冠軍,,世界杯亞軍,奧運會銅牌得主,;馬琳則是三屆世界杯男單冠軍,世乒賽兩次銀牌得主,;王皓雖然沒有單打世界冠軍,,但也已是奧運會男單亞軍。而這次雨果雖然贏了世界排名前三的運動員,,但他們都沒有單打世界冠軍,,最好成績是王楚欽的世乒賽亞軍和張本智和的世界杯亞軍,林詩棟甚至是在本次比賽才首次拿到世界大賽單打獎牌,。
就奪冠對乒壇的影響而言,,雨果確實遠遠超過了波爾。他是整個巴西乒壇歷史上的第一位世界冠軍和獎牌得主,,也是近69年來唯一在三大賽上拿到金牌的非亞歐乒乓球運動員,。從某種意義上講,雨果已經成為非亞歐乒壇的“精神領袖”,,未來必將激勵這些地區(qū)的運動員繼續(xù)攀登高峰,,推動乒乓球運動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