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導老師”通過電話會診,,一番忽悠后讓老年人高價買藥,。這種新型保健品電話銷售詐騙中,,犯罪嫌疑人冒充正規(guī)保健品公司客服,、醫(yī)療專家,為購買過保健品的中老年人診療,,并高價推銷藥品,。無錫市濱湖區(qū)檢察院正在處理的一起案件揭示了這一詐騙鏈條。
眾多中老年人被騙,。2022年5月,,無錫市濱湖區(qū)85歲的徐大爺接到一家保健品銷售企業(yè)“健康指導老師”的電話。因為之前買過該企業(yè)的藥酒效果不錯,,加之對方能報出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徐大爺便放松了警惕。對方詢問使用藥酒的效果并通知他一個“好消息”:知名專家“李老師”當天將抽時間為全國20名患者電話會診,。徐大爺同意后,,“李老師”打來電話關心他的病情,并推銷三種治療高血壓和關節(jié)問題的藥物,,保證藥到病除,。徐大爺聽聲音很熟悉,最終以2500元成交,。幾天后,,快遞寄到,三種藥分別是“巴馬湯”,、“獨活寄生合劑”和“六味生脈片”,。連續(xù)服用20多天毫無效果,,徐大爺才知道上當了。另一位老人劉阿姨也購買了“李老師”推薦的中醫(yī)藥包,,服用3個月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導致右腿開始抽筋。
2022年8月,,公安機關在辦理另一起詐騙案件時意外牽出本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楊某,。楊某交代了購買快遞信息并對老年人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經調查,,全國有400余名中老年人遭遇這一騙局,,被騙金額高達100余萬元。
詐騙的第一步是篩選詐騙對象,。楊某通過網絡論壇結識上家莫某,,從莫某處批量購買各大快遞公司的快遞信息,從中篩選出有心腦血管癥狀等慢性疾病且購買過相關保健品的中老年人,。拿到快遞信息后,,楊某讓業(yè)務員打電話給這些中老年人,謊稱是保健品銷售企業(yè)的“售后客服”或“健康指導老師”,,先問產品效果如何,,再拋出專家“一對一”問診機會。如對方答應,,就登記下來,。
第二步是了解對方病情。這一步由楊某模仿的專家“李老師”完成,,在電話問診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對方病情,,為后續(xù)詐騙做好鋪墊。楊某在網上找到相關專家的講課視頻反復研究,,模仿練習,,以便在電話問診中可以假亂真。問診中,,他先假意與客戶拉家常,,詢問產品使用效果,然后一步步套取對方病情發(fā)展情況,,后續(xù)有針對性地推薦藥品,。
第三步是忽悠客戶高價買藥。楊某夸大客戶病情,,告知對方如不及時治療會更加嚴重,,并舉出自己治療過的案例。待對方信以為真,,楊某便拋出治療方案:“可開一副針對性中藥,,同時結合保健品一起服用,,效果更好,?!边@些中藥成本不過幾十元至幾百元,楊某要價卻高達2000元至4000元,。如遇還價,,楊某會找理由適當減免,直到對方接受,。詐騙完成后,,楊某委托相關藥業(yè)公司以貨到付款形式代發(fā)藥品。收貨后,,楊某還會對客戶回訪,;如對方反饋效果不好,會找借口勸其繼續(xù)服用,。個別“難纏”客戶提出質疑,楊某也會爽快地同意退款,。
不久前,,濱湖區(qū)檢察院分別以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犯罪嫌疑人楊某,、莫某依法提起公訴,。這起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能夠精準實施詐騙,,關鍵在于提前獲取了被害人的基礎信息,。相關監(jiān)管部門應采取有力措施,督促網購平臺,、快遞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好個人快遞信息。辦案檢察官提醒,,購買藥品要通過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購買保健品則應認準“藍帽子”標識。選擇通過視頻,、電話,、網站等方式就診時,應提前核實清楚對方身份及資質,,不要輕信非正規(guī)渠道的所謂專家電話問診,,謹防各類連環(huán)詐騙。建議子女給家中老人使用的手機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開啟來電預警功能,。
起底帶貨主播:把保健品吹成神藥“今天賣了2千多萬,,這一周賣了2.6個億?!薄半p十一”剛過的11月12日凌晨1時許,,小紅書“千萬級”帶貨主播“麥琪啦”臨下播前,透露了當晚銷售額,。
2024-11-25 10:43:24起底帶貨主播:把保健品吹成神藥充值才能聊天,“女朋友”手機號也要花錢買,!起底婚戀詐騙→通過搭建婚戀平臺,、招募女聊手,以婚戀交友為誘餌引導男性被害人以“提升親密值”為由消費充值
2024-11-30 10:33:33充值才能聊天治百病的“特效保健酒”聽起來很神奇,,推銷者聲稱這種酒能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不少老人在推銷現(xiàn)場就掏錢購買了
2025-04-04 11:47:14起底包治百病保健品背后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