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兩天豪擲百萬買6斤黃金 銀行低息引發(fā)購金潮,。5月19日,北京西城一家金店內,一位大爺?shù)呐e動引起了眾人的注意,。這位大爺連續(xù)兩天在這家金店豪擲百萬,,購入了重達6斤的黃金,。這一異常行為讓金店老板心生警惕,,果斷選擇了報警,。
民警迅速趕到現(xiàn)場,,經(jīng)過與大爺耐心溝通后得知,,大爺之所以做出這一驚人之舉,是因為嫌棄銀行利息太低,。近年來,,銀行存款利率持續(xù)走低,活期存款利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也處于相對低位,。大爺覺得自己辛苦積攢了一輩子的積蓄放在銀行里,利息收益微薄,,難以實現(xiàn)資產(chǎn)的保值增值,,于是產(chǎn)生了用畢生積蓄換黃金的想法,期望通過投資黃金來讓財富得到更好的保障,。
近期不少老年人都因銀行利息降低,,將目光投向了黃金市場。對于依賴固定收益的老年人而言,,資產(chǎn)貶值的擔憂愈發(fā)強烈,。在他們眼中,黃金作為傳統(tǒng)硬通貨,,看得見摸得著,,更具安全感,且投資方式相對簡單,,不需要太多專業(yè)知識,,只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實物黃金或相關產(chǎn)品即可。黃金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財富的象征,,具有良好的保值增值屬性,。在經(jīng)濟不穩(wěn)定、貨幣貶值的情況下,,黃金的價值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它不受單一國家經(jīng)濟狀況或貨幣政策的影響,全球廣泛接受度高,,供應量相對固定,,稀缺性使其在通脹時期更具優(yōu)勢,。老人們正是看中了黃金的這些特性,希望通過購買黃金來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和財富傳承提供保障,。
然而,,黃金投資并非毫無風險。理財專家指出,,當前黃金價格處于高位,,短期存在回調風險,投資需謹慎,。同時,,購買實物黃金還涉及保管、變現(xiàn)手續(xù)費等額外成本,。以20萬元存三年計算,,利息將減少1500元,而投資黃金雖具備抗通脹與避險屬性,,在經(jīng)濟不穩(wěn)定時期,,黃金價值往往能更好體現(xiàn),但價格波動較大,,如果投資者在金價較高時買入黃金,,而后續(xù)金價出現(xiàn)大幅下跌,,資產(chǎn)將面臨較大的縮水風險,。
隨著老年人購買黃金的現(xiàn)象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個群體,,利用他們對黃金投資知識的欠缺和對財富保值的急切心理實施詐騙,。從以往案例來看,詐騙分子手段層出不窮,,有的冒充公檢法人員,,以“資金審查”“賬戶涉嫌違法”等理由誘騙老人購買黃金并轉賬;有的以“高息回購”“免費代存”等話術為誘餌,,吸引老人購買所謂的“黃金產(chǎn)品”,,實際上這些產(chǎn)品可能是假黃金或者根本無法兌現(xiàn)。
就拿這次事件來說,,警方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爺此前曾接到過自稱“北京某公安局李警官”的電話,對方以“資金審查”為由,,要求大爺轉錢到指定賬戶并購買黃金寄出,。幸好民警及時介入,經(jīng)過耐心勸說,,成功讓大爺認清了騙局,,避免了財產(chǎn)損失,。
這起事件提醒公眾,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保持理性和謹慎,充分了解投資產(chǎn)品的特點和風險,,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資建議,。面對各種詐騙手段,要提高警惕,,牢記“不聽,、不信、不轉賬”,,遇到拿不準的事情,,及時與家人溝通或者向警方咨詢。銀行和金融機構也應加強對老年客戶的風險提示和安全教育,,共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5月19日,,北京西城,大爺兩天豪擲百萬買了“6斤黃金”,,嫌銀行利息低一輩子積蓄換“黃金”,。民警:我擔心您被騙了。...
2025-05-20 10:18:46老人嫌銀行利息低豪擲百萬買6斤黃金10月1日,,武漢市黃陂區(qū)公安分局門口來了一對80多歲的夫婦,。老人接到一個自稱是公安機關民警的電話,對方聲稱老人涉嫌一起詐騙案并獲利60余萬元,,要求配合調查,,并出示了所謂的逮捕證
2024-11-02 23:22:00騙子遠程操控老人手機買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