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村改造:15年的漫長征程
在廣州這座充滿活力與機遇的城市中,,天河冼村的舊改項目備受矚目。作為珠江新城最后一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冼村舊改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期望,,也見證了城市發(fā)展的艱辛與執(zhí)著,。
2009年,冼村舊改項目正式籌備,,彼時的冼村,,1421戶村民、1950棟“握手樓”擠在277畝的土地上,,密集的巷道與毗鄰的珠江新城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狹小的房屋、雜亂的電線,、狹窄的街道,,衛(wèi)生條件差,安全隱患大,,基礎(chǔ)設(shè)施匱乏,,與周邊的繁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村民們渴望改變,,希望能融入城市發(fā)展的浪潮,,共享城市發(fā)展的成果。
2010年,,冼村舊改項目正式啟動,,拉開了這場歷時15年改造征程的序幕。然而,,改造之路充滿了挑戰(zhàn),。冼村的人口密度遠高于同類城中村,土地資源緊張,,再加上珠江新城的崛起,,地段價值一路攀升,村集體財產(chǎn)問題,、違章建筑處理,、宗親糾葛等因素相互交織,使得利益博弈空前尖銳,,拆遷簽約推進緩慢,,項目一度陷入停滯。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冼村舊改項目艱難推進,。2011年3月,冼村進入全面拆遷階段,,同年保利成為冼村改造合作企業(yè),,總投資高達150億元。2015-2017年,,一二期回遷安置房全面動工,;2018-2019年,,一二期回遷安置房交付村民使用,三期回遷安置房全面動工,。盡管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由于各種復(fù)雜因素的影響,仍有部分村民未簽約,,舊改進程緩慢,。
為了破解困局,天河區(qū)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以建促簽”“以拆促簽”“以清促簽”等,,努力將未簽約戶降至個位數(shù)。2023年11月,,天河區(qū)委,、區(qū)政府改革創(chuàng)新,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率先探索實施依法動遷,。2024年5月1日,《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正式實施,,為冼村舊改依法動遷提供了最堅實的法律支撐,。在依法動遷的強力推動下,今年1月,,融資區(qū)拆遷率先完成,;7月20日,復(fù)建區(qū)最后兩棟村屋拆除清零,,冼村舊改村屋拆遷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