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jié)前,,北京海淀區(qū)花園路街道北航社區(qū)4棟樓21個單元加裝的電梯投入試運行。
興奮的北航退休教職工自編自導自演話劇《電梯》,把關于電梯的喜怒哀樂搬上舞臺:因為沒電梯不方便上下樓,,有的老教授搬了家,,有的去了養(yǎng)老院,有的去國外投奔子女……
“我的腰自從做了手術,,都五六年沒怎么下樓了,,我下不去啊,!擋在我面前的那88級臺階,,就是擋在我面前的一座‘山’呀……”86歲的北航退休教授孫世長當時飾演一位“老教授”,每每背誦經典臺詞,,都不由得百感交集,。
投入最大,意義最大,,難度最大——加裝電梯是老舊小區(qū)改造“菜單”里最大的“一盤菜”,,北京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減少居民負擔,,目前總投資接近10億元。
“工作任務比較繁重”——“萬里長征”邁出第一步
小電梯,,大民生。記者調研發(fā)現,,和巨大的需求相比,,北京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工作還只是剛剛起步。
2019年,,北京要求各區(qū)開展摸底調查。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上報估算,,全市符合加裝條件的老樓大約有10多萬個單元門,涉及居民200多萬人,。
一方面,,是近10年已經安裝和在建2155部,一方面是10多萬個單元門符合加裝條件……
“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工作穩(wěn)步推進,,但還只是剛剛開始,,需求很大,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北本┦凶〗ㄎ嚓P負責人坦言。
3月25日,,工人在北京農光里重汽小區(qū)進行老樓改造工程施工作業(yè),。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北京,是全國的縮影,。2019年7月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負責人披露:我國待改造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達17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
“太多的老人沒有條件購買新房,,只能住在老舊小區(qū)里,。”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既有建筑增設電梯研發(fā)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史學磊調研后發(fā)現,,全國17萬個老舊小區(qū)中,共有將近200萬個單元沒有電梯,。這些小區(qū)主要集中在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間建成,。
83歲的北航退休教授李宗瑞住校內404號樓2單元4層,每天下午3點都會下樓到校內小公園和老同事們走圈鍛煉,。
“很多老鄰居盼了一輩子,,就在等待中去世?!毖劭粗喔舨贿h的104號樓已裝了電梯,,李宗瑞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老人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數起病重后無法下樓直到去世的老鄰居的名字,。
“等到了電梯的老人是幸運的,更多的老人等不及,,只能搬到養(yǎng)老院,、兒女家、國外,,甚至在等待中去世,。”史學磊說,。
“在現場,,居民問得最多的不是‘電梯快不快’‘有沒有噪音’,而是‘什么時候能輪到我們小區(qū)啊’,?!必撠熂友b電梯現場吊裝施工的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吳迪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紀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日本對5層以下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qū)實施大量加裝電梯工程,。
“日本通過改善各種政策,、設施、護理系統等,,保障老人在家養(yǎng)老,。”日本宮城學院女子大學嚴爽教授說,。
“應該考慮特事特辦”——愚公移“山”亟待邁過“三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