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了個《鯊灘》被大家噴的不輕,那這次我們說說好的,,說說我覺得不錯的十個國外電影的中文譯名,。你們最喜歡的譯名是什么?歡迎留言和柚柚討論,。
NO.10 《魔戒》
英文名《The Lord of the Ring》
英文直譯:《指環(huán)王》
論準確性,當然是《指環(huán)王》更直觀,,但結合整個電影來看,,《魔戒》必然更適合這部電影。
事實上兩個字的片名是非常難起的,,要在兩個字內精煉地把電影的主題并要有一些意境,,需要一定的功力?!澳Ы洹笔呛M馊A人對這部電影所起的名字,相比大陸的“指環(huán)王”的譯名我認為魔戒更勝一籌,。
“魔”這個字是翻譯外國電影片名中的常用字,。這里用“魔”字來修飾“戒指”,把原來“指環(huán)王”過于中性的意思一下子給點明了,,同時很恰當地體現這部巨作的魔幻風格,。
NO.9《這個殺手不太冷》
原名:《Léon》
直譯:《里昂》
這部1994年的電影,,如果直譯為《里昂》估計也成不了許多人的經典,。雖然電影無法憑借名字而走紅,但名字起的好,,真的可以錦上添花,。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994年,,認識讓·雷諾的人還不多,。彼此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剛好借鑒了那時紅透全國的張學友的一首歌——《這個冬天不太冷》。帶著一絲蹭熱點的嫌棄取了這個名字,。
但反過頭來看,,這部電影里的里昂和瑪爾達,對中國觀眾而言,,已經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這七個字有了深深的烙印,。
而這樣的譯名也豐富了電影的內涵,引發(fā)了人的好奇,。冷酷的殺手為何不冷,?看電影才會知道。
NO.8《末路狂花》
原名:《Thelma &Louise》
直譯:《塞爾瑪與路易絲》
外國人真的很偷懶,,啥電影名都是直接把主角的名字往上一甩,完事兒,。要我說啊,,用人名做電影名往往給觀眾一種“傳記感”和嚴肅感。
比如這部電影,,如果直譯,,趣味真的少了很多。相反《末路狂花》——路,,告訴你這是一部公路電影,。末路——應該是挺揪心而震撼又略感悲情的感覺吧,狂花,,應該是任性瀟灑的女人,。這四個字一出,便有了一種蒼茫寂寥而又廣闊的畫面感,,也更有了看片的欲望,。至少我當初看著片名心里就略略有了期待。
NO.7《當幸福來敲門》
原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直譯:《追求幸?!?/p>
其實英文原名并不差,看過電影的都知道劇中這樣一句臺詞:there'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 I“,,非常有寓意的雙關語,,除了是指出拼寫錯誤,還可以理解為”幸福沒有原因的,,重要的是我自己“,。
但翻譯成中文就難以表達這種語境,直譯過來是“追求幸?!?,對于藝術性作品的翻譯,,缺少了些美感和吸引力。
出于藝術性和營銷的考慮,,“當幸福來敲門”,,單從中文名看來,自然產生“溫暖人心的勵志片”的情感定位而引起觀眾共鳴,。既有美感,,又能準確定位,這個翻譯做到了,。
NO.6《人鬼情未了》
原名:《The ghost》
直譯:《鬼魂》
如果直接翻譯為《鬼魂》估計觀眾都以為去看了一部恐怖片,那就離題十萬八千里了,。
“人鬼情未了”是港臺的翻譯,。有了比較少見的“五字”片名結構?!叭斯怼卑岛狭岁庩杻筛?,而“情未了”三字,非常具有東方韻味,,也是對故事情節(jié)的完美體現,,而且和片中的主題曲Unchained Melody” 進口??赐赀@部浪漫驚險的人鬼愛情電影后,,更加佩服譯者的創(chuàng)意。此外,,五個字的平仄音韻,,讀起來真實錯落有致,賊爽,。
NO.5《她比煙花寂寞》
原名:《Hilary and Jackie》
直譯: 《希拉莉和積琪琳》
你看我上面說什么來著,資本主義害人啊,,太懶了,又是一部人名做電影名的電影,。這個名字簡直看的我腦仁兒疼,。
而《她比煙花寂寞》簡直像一首歌一般,充滿了美與感傷,、擁有十足的意境和想象力,。煙花美好,人人向往,,但卻短暫易逝,。煙花的寂寞誰又會知道,?而“她”身上又有什么故事讓她如此孤單?
NO.4《怦然心動》
原名:《Flipped》
直譯:《輕彈》
也有翻譯為《萌動青春》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譯名,。Flipped這個詞兒不好翻,英文直譯過來的名字簡直不敢看,,但《怦然心動》很好的抓住了”撥動我心弦“的韻味,,細細品味,真是美好,。
那種少男少女萌發(fā)的愛戀,,單純而美好,你不知道那算不算"愛”,,但你能明顯的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或許這就是只屬于美好年少時光的怦然心動。
NO.3 《愛在黎明破曉前》 《愛在日落黃昏時》 《愛在午夜降臨前》
原名:《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Before Midnight》
譯名:《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午夜之前》
這三部電影出自同一個導演,,男女主角也沒有變過。所以放到一起說吧,。
來自兩個不同國家的一男一女在他鄉(xiāng)遇見彼此,,卻只有非常短暫的時間來了解彼此,而他們做的就是一路走一路聊,。
我想說,,這三個譯名真的太美了。那種愛情的短暫和美好都被融在這七個字之中,。黎明破曉,、日落黃昏、午夜降臨……每一個詞都讓人腦中出現一副又一副美景,。
NO.2《亂世佳人》
原名:《Gone with the Wind》
直譯:《隨風而逝》《飄》
1980年代上海翻譯界決定重新翻譯這部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討論到用什么樣的書名時,,當時幾位譯者選擇了“編新不如敘舊”,,一致明智地同意選用電影片名“亂世佳人”作為新譯作的書名。知道此事后,,我非常佩服這批上海譯者的勇氣和眼識,。
早期該小說的中文譯文用的書名是“飄”(Gone with the wind)。然而,,“亂世佳人”四字的電影片名,,一直以來覺得更加符合這部小說和電影故事情節(jié)?!皝y世”兩字蘊含了歷史背景的恢弘跌宕,,與“佳人”兩字的高貴纖弱,,兩者如此的結合,真應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這句老話,。
NO.1《魂斷藍橋》
原名:《Waterloo Bridge》
直譯:《滑鐵盧橋》
我想把外國電影最佳中文片名的這個第一名,,給予“魂斷藍橋”,,大概沒有什么大的爭議。原文是“滑鐵盧橋”,,要是翻譯成這樣,,我只會想到我的歷史課本里似乎有說到過這個。
在80年代,,好萊塢電影只有“內部放映”才能看到,,一般觀眾根本無緣看到這部經典愛情悲劇。然而,,絕大多數電影愛好者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都知道這部電影的片名,記得當時不少人說:“看看這部電影名字,,就知道一定好看”,。
這個片名中,譯者能想到“魂斷”兩字不難,,最難的是后面“藍橋”二字中的“藍”,,真不知道譯者怎么想到用這個字。 “藍”字暗合影片中兩人相識,、相愛,、分手的夜晚氛圍,碰巧的是,,“藍”在英語中意為“憂傷”,。只能驚為天人之選。
“魂斷藍橋”四字,,珠聯璧合,,辭藻典雅、浪漫傷感,、意境深幽,,同時緊扣電影主題。是外國電影中文片名翻譯中不可逾越的巔峰之作,。
這些只是我的個人偏好,,不知道你們有什么覺得翻譯的特別好的電影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