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愛為名”的粗暴無法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
作者:慧慧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和教化學生走上正道,,而靠暴力銷毀手機,,并不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認真好學。
這些年,,不少學校都曾因過激的管理手段登上新聞版面,。最近,河南某中學又出現(xiàn)了類似事件,。在一段曝光視頻中,,這所中學專門開了一場“銷毀手機大會”,一邊用錘子砸毀學生的手機,、一邊報出違規(guī)攜帶手機者的姓名,。而在事件被曝光后,學校負責人不僅毫無愧色,,還堅持強調“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好”,,引起了廣泛爭議。
銷毀學生私自攜帶的手機,,這所中學并不是第一家,。而用錘子砸這種“暴力銷毀法”,也不是這家學校首創(chuàng),。接二連三有學校理直氣壯地使用如此極端的手段對待學生的手機,,其原因不外乎兩點:第一,他們覺得“這都是為了學生好”,;第二,家長對此表達了默許或同意,。
一切為了學生,,一直是教育界奉為圭臬的箴言。學校想讓學生專心學習,,不要沉迷手機,,這種初衷當然不壞。然而,,不論動機多么良善,,以“愛”為名濫用暴力,都是不正當?shù)摹Uf到底,,手機終歸是私人財產,,學校想阻止學生在學習時間玩手機,其實有很多種辦法,,采用“暴力銷毀”這種最極端的手段,,顯然超出了合理范圍,不應受到鼓勵,。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和教化學生走上正道,而靠暴力銷毀手機,,并不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認真好學,。以前沒有電子產品的時候,學生們倒不會玩手機,,但也會偷偷看小說,、傳紙條,甚至只是看著窗外的鳥發(fā)呆,、走神,,這同樣會影響上課的質量。問題的關鍵從來不在手機身上,,而在于教育者必須想辦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律精神,,引導學生平衡好學習和休閑之間的關系。
很多家長給孩子買手機,,是為了隨時聯(lián)絡,,希望孩子到校之后報個平安,晚回家的時候打個招呼,,有什么事時隨時可以和家長傾吐,。就算銷毀了這部手機,這個需求也是存在的,。就像網友調侃的那樣,,“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銷毀了現(xiàn)在的手機,,很多學生還會買新手機。況且,,大多數(shù)手機都要花幾千元,,普通工薪階層的家長恐怕也舍不得隨便毀掉。在對學校的信任和望子成龍的期待下,,家長所謂的“同意”,,最多也就是“接受”,,而很難說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