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制造”的華麗轉身
7日,,國慶假期的最后一天,北京展覽館人潮涌動,。從9月24日開始向公眾開放的“偉大歷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吸引了眾多目光,。剛剛在國慶慶典上“露過臉”的彩車也開進了成就展的現(xiàn)場。
在北京展覽館門口的廣場,,“脫貧攻堅”等7輛彩車依次排列,,觀眾們紛紛與彩車合影留念。觀眾劉勇表示,,自己今天一早帶著老人來看成就展,,沒想到還有彩車,是意外之喜,?!安受嚨脑O計和制造都十分巧妙,?!彼f,“展覽館展示的衣食住行的變化最讓我印象深刻,,我國科技和建造水平的大變化讓人驚嘆,。”
觀眾與彩車合影留念
展覽館內,,孩子們站在復興號前合影,,這是他們熟悉的高鐵。另一邊中國的第一臺電視機,、第一臺紅旗轎車,、第一臺拖拉機的實物模型都是中老年觀眾最喜歡的物件,引發(fā)了他們的許多回憶,。這中間時光跨越,,變化的是我國制造能力和建設能力的大飛躍。
成就展中記錄著:1958年,,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研制成功,,被譽為華夏第一屏,標志著中國從此掌握了電視機制造技術,。同年,,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生產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拖拉機的歷史……這些都是標志性的事件。為了生產第一臺拖拉機,,河南洛陽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的所有工人在長達半年多時間里,,每天吃住全在廠房里,從早上8時開始工作,,一直到次日凌晨1時,。
穿越時光隧道,觀眾們看到的是世事變遷,。上世紀70年代的海鷗相機,,80年代腳踏式縫紉機,曾經(jīng)的稀罕物自行車,、錄音機,,到如今的電視、冰箱,、電動縫紉機等等陳列在玻璃柜中,,這些都是每個小家庭經(jīng)歷的變化。
走出小家,,外面世界的日新月異也在成就展上展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