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難想象,,在城破的那天,對于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他們來說,,選擇逃離將要告別故土,,或許在逃亡的日子里他們會埋骨異鄉(xiāng);選擇留下,,他們將變成亡國奴,,任人宰割。
可是,,他們想不到,,在未來的六個星期里,,他們都將死去,,他們逃無可逃......
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是30多萬人,不是數(shù)字,,是30多萬個活生生的人,。
所有的遙不可及就在身邊,所有的不可思議都是真實,,那個寒冷刺骨的冬天,,也成為了整個南京歷史的寒冬。
二
提起南京大屠殺,,我總會想起一個人——張純如,。
如果不是因為觸及尋訪收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資料,張純如的生命或許不會終止于36歲,!
她撰寫的《南京大屠殺》被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在這本書出版之前,,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但是他們并不知道,,二戰(zhàn)期間,日軍在南京也犯下了同樣的暴行。
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一書中,,有這樣的片段:
幾乎沒人知道,,日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嬰兒,活活把他們扔進開水鍋里,。
夏淑琴,,1929年5月5日生。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隊日本兵來到夏淑琴家,,開槍打死哈姓房主和她父親,搶奪過在她母親懷中1歲的小妹妹摔死在地上,,輪奸了她母親后用刺刀刺死,。在隔壁房間,日軍槍殺了她的外祖父,、外祖母,,奸殺了她的兩個姐姐,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三刀昏死過去,。家里9口人,,被日本兵屠殺了7口,只剩8歲的夏淑琴和4歲的妹妹幸存,。
有一位孕婦拼命的抓打那個試圖將她拖出去強奸的士兵,。最后,那個士兵將她殺死并用刺刀剖開了她的肚子,,不僅扯出了她的腸子,,甚至將蠕動的胎兒也挑了出來。
……
整整三年,,一個二十多歲的弱女子,,用她的雙手解開了那段血淋淋的歷史。她要做多少努力,,才有力量支撐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去直面人性中最邪惡的事情,。
在成書后,張純如遭到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2004年11月9日,,身體和靈魂早就不堪重負的張純如,掏出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
作為一名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她的心理承受能力絕不會薄弱,可是最終她卻選擇了自殺,。究竟是多大的罪惡,,可以將一個探尋真相的執(zhí)筆人擊潰,我們想象不到,我們不敢細想,。
三
曾經(jīng)有人在知乎上提問: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么關系,?
有一條評論受到的點贊很多:宏觀敘述和抒情并不給人切膚之痛,真正具有震撼力的是那些關于個人的故事,,雖然細微平實,,卻可以被理解,被感知,。我相信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對苦難感同身受的善良,,在為他人嘆息和流淚的時候,我們也在憐憫自己身為人的脆弱,。這種情感的共通提示我們并不孤獨,,這是對受難者的寬慰,也是對自己的寬慰,。我想,,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如果南京大屠殺在心上只如粉筆作畫,、可以輕易擦去,,那只是因為他還沒有機會了解故事殘忍的真相。
82年后的今天,,有些人會說老糾結于過去,,舊事重提有意思嗎?